□文/图 本报记者 张新锐
又到一年葡萄成熟时节,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谢镇铁炉村家家户户的葡萄园里,葡萄藤上挂满了串串圆润饱满的“紫色珍珠”,令人垂涎欲滴。村民们在园内忙碌着,脸上满是喜悦。
铁炉村以葡萄种植产业闻名。7月18日,铁炉村村委会主任郭勇涛告诉记者,葡萄种植在铁炉村已有35年的历史。1983年实行土地联产包干责任制后,村里就开始改变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尝试种植葡萄。1985年,葡萄挂果,刚开始种的几户村民尝到甜头后,其他村民开始争相种植。
7月18日,在村民许俊海的三亩葡萄示范园里,记者看到,金手指、醉金香、金桂香、黑美人、金田翡翠、阳光玫瑰等品种的葡萄挂满枝头,十分喜人。
许俊海是高级园艺师,是铁炉村最早种植葡萄的人之一,这些年来,他不断试验和改进葡萄品种,使铁炉葡萄成为知名品牌。每到葡萄采摘时节,各地的水果批发商蜂踊前来,争相收购。
“我这三亩地葡萄全部是试验品种,我种成功了再推广给大家种。”许俊海说,“这些年我已经试种成功了好几种新品种葡萄,有早熟型的京亚,高产型的巨峰,果形漂亮的金手指……”
为做大做强铁炉葡萄产业,许俊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100多户。合作社为农户配送无公害有机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型农资,还推广葡萄深加工技术和葡萄冷藏技术等,使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铁炉葡萄现在已经有了品牌效应,不愁销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生产出纯正的绿色无公害葡萄,同时不断提高葡萄的品质。”村委会会计许学恩说,如今村里成立了批发市场,村民不出村就能将新鲜葡萄销出去。
“近几年,村里葡萄种植已由过去注重产量向注重品质转变,在绿色无公害上下功夫,从品种改良、土质、肥料到病虫害防治用药等多个环节上规范生产过程,让铁炉葡萄名声更响,村民收入越来越高。”郭勇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