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7月22日 星期

怎样预防药物过敏


临床上,易引发药物过敏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中药。另外,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各种生物制剂、抗痛风药物、抗甲状腺功能药物也可引起药疹。预防药物过敏,尤其要了解以下5个要点。

1.药物过敏有潜伏期。药物过敏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速发型一般在用药后马上发生,迟发型则比较“狡猾”,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需4~20天才出现临床表现,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至24小时内发病。

2.中药也常引起过敏。因为中药成分复杂,制备工艺也有所区别,其含有的蛋白质、淀粉、鞣质、色素等都可能引起过敏。如果服药后不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可能症状已经很严重了。

3.警惕食物引发的“药物过敏”。食物中也含有某些药物的成分,特别是一些不良商家在海产品养殖中喂养抗生素等药物。因此,吃了这些海产品后,会出现药物过敏的情况,而不是食物过敏的症状。

4. 以前不过敏,不代表永远不过敏。一般情况下,药物过敏是在首次使用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再次服药时,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激发免疫应答,从而导致过敏反应。因此,很多药物过敏是在第二次使用该药时发生。此外,同样的药品可能因为厂家、批号、生产工艺、质量层次的不同而导致里面所含的杂质不同,过敏反应发生率也不同。

5.药物过敏可以预防。患者用药要有医生的指导,切莫擅自用药。当用药期间或用药后一段时间出现了发烧、皮疹、瘙痒、恶心、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据《生命时报》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