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德善人间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7月25日 星期

张纮:临困授子靖留笺


张纮(153年-212年),字子纲,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人。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亲自登门邀请,张纮出仕为官。后来,张纮出使许都,任命侍御史。孙权即位时,返回江东,担任长史之职,运筹帷幄,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建安十七年,病逝,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原文】

自古有国有家者,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于其治,多不馨香。非无忠臣贤佐,暗于治体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

夫人情惮难而趣易,好同而恶异,与治道相反。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言善之难也。人君承奕世之基,据自然之势,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于人;而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离则有衅,巧辩缘间,眩于小忠,恋于恩爱,贤愚杂错,长幼失叙,其所由来,情乱之也。故明君悟之,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抑情损欲,以义割恩,上无偏谬之授,下无希冀之望。宜加三思,含垢藏疾,以成仁覆之大。

【译文】

自古以来治国理家的人,都想推行仁德的政治措施来与盛世相媲美。至于说到他们的政绩,大多却不美好。这并没有忠臣贤人熟谙治理国家的方法,而是由于君主不完全了解忠臣贤人的实际情况,不能任用他们罢了。

人之常情往往是怕难就易,喜欢听别人赞同自己的意见而厌恶听别人不同意自己的意见,这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恰恰相反。史籍《国语》上说:“顺从好的就如同登高一样,顺从恶的就如同山崩一样。”这说的就是学好的难处啊!君主继承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的基业,占据着天然形成的形势,执掌着驾驭天下的权威,陶醉于和悦而顺从的欢乐之中,没有什么东西要借取依靠他人;而忠臣操持着难以为国君所采纳的治国方法,倾吐着难以为国君听进的逆耳忠言,他们与君主的意旨不能吻合,不也是自然的吗?即使有一定的机会可以劝谏君主,但朝中小人花言巧语地掩饰机会,君主又被小小的忠诚所迷惑,被对小人的恩爱所迷恋,致使朝中贤愚之人混杂一起,长幼的次序也已错失,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由于被情欲搅乱了啊。所以,贤明的君主领悟懂得了这一点,就如饥似渴地求访贤人,接受臣子的劝谏而不满足,压抑自己的情感,减少自己的私欲,按照仁义之理割断恩爱。君主没有偏颇错误的授官之举,臣民就没有希望得到官的期盼。应该对此再三思考。应该忍受耻辱、隐忍痛苦,以成就仁德之人的伟大事业。晚综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