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本地亲子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7月29日 星期

如何为孩子注满“储爱槽”


□一鸣

有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储爱槽”理论,意思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储存爱的能量的容器,如果里面的爱很少,这个人就很难给出爱、表达爱;相反,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外界的爱,就会经常性地索取他人的爱,求而不得就可能会生气愤怒。也就是说,只有内在的爱足够,才会更好地爱自己、爱别人,而“储爱槽”最早的爱的注入来源于父母。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储爱槽”充满爱呢?

及时回应孩子发出的信号。父母及其他主要养育者要特别关注孩子的需求,要及时满足或给予关怀、安慰,让孩子感受到爱,协助其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需要被及时满足,孩子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的情绪。

避免情绪阴晴不定,约定规则是更好的教育方式。情绪暴躁波动大的妈妈,带给孩子的感受是有时候被爱,有时候被嫌弃,这样他的储爱槽也是一会儿“储蓄爱”,一会儿流失爱,甚至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不被爱的场景。所以,妈妈要觉察孩子的情绪,适当安抚,提醒下次小心,约定规则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还有一类妈妈,情绪容易反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有求必应,心情不好时可能拿孩子撒气。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为了讨好妈妈而从小学会察言观色,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长期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长大后,这样的孩子可能也会形成反复无常的情绪,甚至和妈妈建立起矛盾关系。

父母关系和谐。有些夫妻吵架会拿孩子做挡箭牌,或者在孩子面前指责另一方,这对孩子来讲是难以接受的。而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通常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有些家长还会把夫妻矛盾直接归结到孩子身上,比如有些人会说,“你看看就是因为你太淘气,爸爸生气了”“就是因为你不好好吃饭,妈妈不理我们了”。这种方式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要为父母的关系负责,可是他理解不了又承担不起大人间的纷争,只好怪自己,“储爱槽”就更难充满爱了。

总的来讲,要让孩子“储爱槽”充盈,成为一个会爱、有能力爱,也容易被爱的人,父母要给孩子注入爱、传递爱,表达理解、支持,营造一个温馨、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