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红
实 习 生 刘园园
每年本报的爱心桥活动,都有默默无闻的爱心人士在关注着。最近几天,又有几位爱心人士与记者联系,向“爱心桥”活动捐出自己节省下来的善款。8月5日,记者集中采访了这几位爱心人士。
市民赵晨光向“爱心桥”活动捐助2000元钱,表示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办公室正好看到这个活动,感觉很好,尤其还是咱们报社引领的,让老百姓感觉踏实可靠,能为小同学们多做点贡献,让他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真是好事,希望能为他们尽点力,为梦想插上一对翅膀。”赵晨光告诉记者,也得感谢晚报,是你们平台搭建得好,让普通市民与同学们能够有效对接,这是大大的正能量,为晚报点赞。
一位退休爱心阿姨也捐出了1000元现金,表达了她的心愿。这位阿姨今年68岁,慈眉善目,这1000元是她省下来的,就是觉得应该资助下贫困的孩子们,心里才踏实。“实在要问我的名字,就叫我爱心阿姨吧。”阿姨说。
本报读者王学明捐出了400元稿费,用于“爱心桥”活动。王学明擅长写评论,不断有言辞犀利、独到见解的评论见之于《漯河晚报》,这是他半年来的稿费。
漯河市邓湖水暖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扬扬也捐出了2000元,今年31岁的谢扬扬告诉记者,他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准大学生们,让他们有机会好好读书,将来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