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地产股集体下跌。截至收盘,当日135只地产业股票平均跌幅达1.51%,一天总蒸发市值达545亿元。
此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继4月之后再次强调“房住不炒”,并首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是政治局会议释放的重磅信号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房地产政策不会放松,但市场已有预期,所以地产股下跌的过程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房住不炒
135只地产股普跌
专家称下跌符合预期
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提出了要求。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此次表述最大的变化在于提出了房地产不是经济刺激手段的新定义。
相关专家认为,这一表述明确了房地产的市场角色,即房地产不应该是刺激经济的工具,各地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定位,依然需要强化其消费品的概念,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各地发展房地产业务,要更多考虑房地产背后的消费需求,而不应该和经济刺激等做过多的挂钩。
专家指出,政治局这个会议的信号就是政策不会放松,所以对于销售市场是有一定利空的,地产股适当下跌也是符合预期的。但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这和近期融资政策收紧已经强化了市场预期有关。
监管重拳
房地产融资收紧
中小房企面临优胜劣汰
实际上,过去三个月时间,多部门密集发声剑指房地产。其中,5月17日,银保监会23号文重申严格监管房地产融资。近两个月后,发改委发文要求房企发行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房企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度普遍不低,比如一个项目,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资金是房企自己出,其余部分都靠外部融资,这就形成三倍或四倍的杠杆。他认为,这一轮调控给的维稳信号很足,可能会逐步淘汰一批中小房企,尤其是高杠杆融资的房企。
除了资金端收紧,近几个月,住建部也多次对部分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4月19日住建部对6个城市进行预警提示,5月18日又对佛山、苏州、大连、南宁4个城市进行预警提示。
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251次,相比2018年同期上涨了31%。
趋势前瞻
调控已见成效
未来政策以稳为主
从调控阶段性成果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降幅比1~5月扩大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5.6%,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楼市泡沫得到一定程度的挤出。
此外,房价走势基本稳定。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6月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涨幅连续三个月相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专业人士认为,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处理好住房消费和投资、房地产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另外必须降低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回归居住属性。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