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因房子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们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调控房价。
宋太宗当政初期,购置房产都是先立契再出钱,最后印契,就是请衙门在合同上盖章。
但是,有些房主为了挣钱,选择将房屋以高价卖给一些外地人。后来,更是出现了专门囤地哄抬房价的地主。久而久之,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大批房子空着没人住,很多平民却因为买不起房子,只能露宿荒野。
宋太宗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实行调控政策:在买卖双方签合同之前加一道手续,叫作遍问亲邻。
宋太宗下了一道圣旨,明文规定:凡典卖物业地产,先问房亲,房亲不买,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才得交易。
卖方在卖房之前,不仅要得到家人和族人的首肯,还要得到邻居的首肯。这种首肯不能只是口头容许,正规的做法是“依账取问”,就是拿一个小本子,列个“问账”,把亲戚邻居的名字都列在上面,并写明我想卖房的理由,以及想卖多少钱,然后先交给卖房人的亲戚;如果他们不买,再去找邻居,问问他们是否愿买。
总而言之,只有问账上密密麻麻列满了大家的签名,才有权把房子卖给别人,否则就是违法,族人四邻就有可能去举报。而作为买主,是有权要求看这个文书的。
宋太宗的圣旨一下,房子价格迅速回落。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