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夸一位老人健康时,常会说他“身体硬朗”。可你知道吗,“硬”并非总是一种健康的代表,有些身体部位的硬甚至是健康的大敌。
膝关节怕硬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经常有这种体验:膝关节硬得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早上起床时更明显,一般持续数分钟,活动后才有些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该疾病一般有如下特点:关节在某一位置保持长时间静止不动,开始起身活动时感到关节僵硬,有“粘滞感”,并伴有疼痛,活动以后“粘滞感”才消失;有些患者的膝关节会持续钝痛,还伴有关节肿胀;有些患者会在活动时突然剧烈疼痛。
预防:应避免膝关节过度劳累及负重,减少关节软骨磨损。避免长时间下蹲,如无法避免,应使用小板凳以缓解膝关节压力。另外,防湿寒、保暖、控制体重、科学运动也很重要。
血管怕硬
随着年龄增长,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在血管内壁上越积越多,血管壁的口径越来越窄,柔韧性也随之降低,血管开始硬化。除老化因素影响,血管弹性还和吸烟、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因素有关。硬化了的血管存在血流量减少、破裂、血栓等风险,诱发脑卒中、心梗。
预防: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放缓血管硬化速度。要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可适当吃些深海鱼油,维护血管弹性。还要戒烟限酒,烟酒是血管的克星。研究显示,每天运动半小时,能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
肺部怕硬
当肺细胞受损,间质细胞会分泌胶原蛋白进行修补,如这类细胞太多就容易发展为肺纤维化,实际上就是肺组织逐步硬化的过程。肺纤维化危害严重,可能会导致肺功能完全丧失,引起呼吸衰竭。
预防:可通过有氧运动锻炼心肺功能,比如慢跑、登山、游泳、骑行、瑜伽等。一定的无氧运动也十分必要,比如球类运动、挥拍类运动。
颈椎怕僵硬
有些中老年人,经常感觉到脖子僵硬酸痛、头晕,这可能是颈椎病发出来的警示信号。颈椎病除了有脖子僵硬、肩膀酸痛等症状,还可能连累全身多个部位:颈椎病可表现为视力下降、间歇性视力模糊等;颈椎病可引发颈性高血压;颈椎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诱发眩晕、头痛、四肢麻木、疼痛、跛行等。
预防:建议加强颈肩部肌肉力量锻炼,平时可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夏天也应注意颈椎保暖,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或空调温度过低。避免高枕睡眠,避免头颈部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
腰背怕硬
出现腰部疼痛僵硬不全是腰肌劳损,有些可能是其它疾病引起的,例如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早期可能表现为腰部僵硬、酸痛、沉困,以夜间、清晨疼痛明显,久坐、久站加重,活动后减轻。有些病人还伴有髋、膝、踝关节肿痛,颈背部沉痛,低热、乏力等。
提醒:本病起病进展缓慢,开始时的腰痛为间歇性,全身症状较轻,常被忽视或误诊。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人出现“鸭步”,甚至出现驼背、腰椎及髋关节活动受限等状态,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肝脏怕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病,随着时间流逝病情会越来越重,但很多人在早期(代偿期)没有不适感。肝脏是唯一没有痛觉的器官,俗称“哑巴器官”,加之肝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在肝细胞受损后,没有达到一定数量,剩余正常的肝细胞依旧能维持肝脏正常的功能。
提醒:肥胖、吸烟、长期过量饮酒、病毒等都是导致肝硬化的高危因素,而脂肪肝、慢性肝炎、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要提高警惕。
据《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