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桑榆晚情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9日 星期

《弟子规》的现实意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教书先生李毓秀。其内容主要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可见,《弟子规》是由一名教师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的,是一本关于做人的规矩及学习方法的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它有很强的针对性,明确地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

一个人从小就要懂得孝敬父母长辈贤人,友爱弟兄姊妹他人,要学会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从小要懂得与仁爱之人打交道,并以之为榜样,然后还要重视身体力行去弘扬传统美德,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

今天的孩子特别需要加强对孝、弟、谨、信、亲仁这些美德的学习,独生子女时代,人们更多时候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升学知识和就业知识的学习,却降低甚至是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要求,致使很多孩子什么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说话做事从不考虑父母、教师,以及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倾听父母的心声。

《弟子规》在第一部分“入则孝”的开头就要求弟子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有多少小孩懂得这些规矩,又有多少小孩遵守了这些规矩,很多人进出家门无视父母的存在,或者对父母大呼小叫,至于“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就更不用说了,亲人希望他做的,他偏不做,亲人反复警告不能做的,他偏要做。现在个别游手好闲的孩子,沉溺于网吧游戏不肯回家,难道是家长没有要求他们学好上进吗?不是,没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正道,没有哪位父母愿意孩子打架斗殴,没有哪位父母一开始不是细心讲解教育,可是那些孩子把父母、老师的感受放在心上了吗?

今天,学习《弟子规》是很有必要的,孩子们从小就必须懂得,父母是必须孝敬的,做人是必须守规矩的,必须懂得,世界上只有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他必须遵规守法。(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