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时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8月20日 星期

让历史课变得生动易懂
——记郾城高中历史教研组
郾城高中历史教研组的教师们。

□文/本报记者 李文姣

图/本报记者 范子恒

在郾城高中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积极探索教育新模式,让历史课变得生动易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这就是郾城高中历史教研组。

多举措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历史教研组的老师开展多项活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演讲辩论、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历史教研组教师王勇刚说:“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搜集历史素材,进而开始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在探索学习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

通过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掌握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和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郾城高中历史教研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大胆创新,举办历史剧演出等比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习的过程是个游戏的过程,有益的游戏能丰富想象,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将来是知识型人群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郾城高中教研组鼓励学生创作编排历史剧,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用,开拓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王勇刚说:“高中阶段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要强’是他们这个年龄的特点,如果要把历史知识通过表演形式准确表现出来,学生首先要了解有关的历史背景,人物服饰,表演动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更要积极地找老师询问,以获取最大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从过去的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活跃了思路,理解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力。”

多年来,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们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务实创新的教学理念,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全组多位老师先后获得“全市教学技能一等奖”、“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课改先进个人”等荣誉。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