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艺术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9年8月28日 星期

古人为何热衷游学


游学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求学和教学方式。

说到游学,便不能不谈到孔子,他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游学的好处不言而喻。孔子是最早意识到游学重要性的人,他认为,游学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和知识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于是,他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开阔视野,增进学识,培养他们的毅力、品质及世界观。正因为如此,孔门中出了不少的能人、贤士,而游学这一方式也被世人效仿和传承。

游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很好地推销自己,为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孔子、孟子、荀子等,他们周游列国,四处讲学,除了宣传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治国之道外,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从而步入仕途,显达一方。古代的诸侯或权臣几乎都有养士的习惯,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孟尝君,其手下就有上千的谋士,只要听说哪里有奇人异士,他就会前去拜访,并设法收为己用。古时不像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宣传自己,那时的信息十分闭塞,只能通过游学来展示自己,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关系。对于没有身份和背景的普通人来说,游学无疑是很好的一种推销方式。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郑玄“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地”;陈平“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想通过游学的方式获得一官半职。由此可见,在古代,游学是一种不错的人生选择,既能广交朋友,博闻强识,又有机会得到他人的赏识,可谓一举多得。

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今人的游学与古时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不过,古人的游学方式,也可以给现代人一些借鉴。

晚综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