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燕
近日,海南省图书馆调整了“阅读空间”的开放时间,将原定的8:30~24:00调整为8:30~22:00,引发很大争议。不少读者认为这样的调整让他们的学习时间变得不够用,希望恢复原来的开放时间。
读者的诉求很明确,就是希望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能够长一些,他们可以在图书馆多学习一会儿。而图书馆不愿意调回原开放时间,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因为夜间图书馆无人值守,存在防火、防盗等安全隐患。读者的阅读、学习诉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图书馆现实的管理难题也不能不考虑。这个矛盾如何解决?笔者认为,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厘清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公共阅读空间的图书馆,究竟是以方便读者为先呢,还是要以方便自身管理为出发点?
如果回到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上来看这个问题,得出答案并不难。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投资建设,供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学习的地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读者,图书馆的藏书以及各种设备、设施,要以满足读者的知识文化需求为本,而公共图书馆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也应以方便读者的阅读、学习需求为先。
海南省图书馆作为省级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全省公共图书馆的龙头,无论是阅读条件,还是学习条件,都是全省一流的。海南省图书馆建立的目的和初衷,正是“打造百姓书房”,为全省读者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无论是从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还是从服务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打造书香海南的历史使命出发,图书馆都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满足读者的阅读、学习需求。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延长开放时间或者扩大开放空间,必然会给省图带来不少管理上的难题,比如人手不够、经费不足等。这些问题,仅凭海南省图书馆一馆之力恐难解决,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出手,为图书馆解决后顾之忧,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