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爷爷1959年7月27日写下的日记。当我2010年穿上军装时,1977年入伍的爸爸将爷爷11本日记交到了我的手上,希望我记住爷爷的话,做一个合格的军人。”
其曼古力·艾尼瓦尔,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维吾尔族女讲师。爷爷买买提·纳赛尔是新中国第一代维吾尔族解放军战士,父亲艾尼瓦尔·买买提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考入大学的少数民族战士,而今她在军校任教。一家三代笃定初心跟党走,坚定信仰保边疆,感动无数人。
从军报国的世代初心
“爷爷买买提·纳赛尔出生在和田地区皮山县一个世代穷苦的农牧民家,吃不饱穿不暖,受尽‘巴依’(维吾尔语:地主)剥削压迫。新疆和平解放后,爷爷看到党和军队帮助百姓开展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和助民生产运动,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受尽了旧社会的苦,更懂得新社会的甜。1952年,买买提·纳赛尔报名参军。入伍两年后,他就成为基层部队的一名优秀少数民族干部。
“我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1977年参军入伍。军校毕业时,先后有4家单位‘挖’我,我都拒绝了——父亲是军人,我也要跟随他的脚印,当一名合格的军人。”艾尼瓦尔·买买提笑着说。
回忆自己入伍的情景,其曼古力·艾尼瓦尔说:“我家受党的恩情很深,爷爷和爸爸一辈子报党恩,我也应该像他们那样当兵报国。参军入伍时,爸爸担心我适应不了高负荷的军事训练。但我告诉他,上两代都能行,我为什么就不行呢?”
强边固防的不变初心
翻开买买提·纳赛尔发黄的日记,1968年4月14日这天,他这样写道:像我这样贫下中农的孩子能够加入这样的人民军队是多么幸福与自豪的事。我将努力做一个忠诚的战士。
他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1993年10月病故时,他还不到60岁,没有给后代留下一分财产,只留下11本记满心里话的日记本。
“我在部队做了多年的群工工作,经常上高原,下边防,走基层。”艾尼瓦尔·买买提说。
2009年,正在读大三的其曼古力·艾尼瓦尔跟随父亲参与工作队的工作。
“这次跟随父亲工作,我终于明白了爷爷爸爸的行动,明白了他们为什么如此不忘自己入伍的初心。也让我思想有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当时我就想:我将如何接过他们的枪呢?”其曼古力·艾尼瓦尔说。
增进团结的使命初心
1974年1月,买买提·纳赛尔在赴轮台县草湖农场工作途中,突遇特大暴风雪。看到一名汉族群众衣着单薄,他立即脱下身上棉袄,给汉族群众穿上。
艾尼瓦尔·买买提则用少数民族群众最受“欢迎”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创办牧场文化夜校、社区阅览室,宣扬拥政爱民典型,增强党在边疆民族群众中的凝聚力。
2016年2月,其曼古力·艾尼瓦尔所在单位转业干部严永军前往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托万艾西曼村工作,负责给村民开展技能培训。这让不懂维吾尔语的他犯了难,其曼古力·艾尼瓦尔知道后,马上提供帮助。她的讲解打开了群众的视野,点燃了村民学习热情,缩短了民族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其曼古力·艾尼瓦尔一家三代笃定初心守疆固边的故事。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