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作品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9月24日 星期

留得残荷听雨声


□韩国强

时值仲秋,那天回老家,秋风阵阵天气凉,细雨霏霏。我除了在长叹阴云连绵不断的同时,不免惦记着村外荷塘里翠绿的荷叶和艳丽的荷花来。

于是,背起相机,任凭自己踏着泥泞,冒着细雨,来到曾经让我赞叹而又陶醉的荷塘边。不料映入眼帘的情景,却让我提不起精神来,甚至有些沮丧。

原来,那别样红的荷花和立上荷叶头上的蜻蜓不见了,萧瑟的秋风挟着微凉的细雨洒落在泛黄的荷叶上。凋零的荷花,枯萎的花蒂和残枝,连同那衰落的水草,都在风雨中招摇,营造着凄凉的氛围。

思绪中,这片荷塘怎能忘得了?那凝脂的荷花,翠滴的荷叶,荡漾的池水,儿时的野趣,时时诱惑着我的童心。记忆中的荷塘是花的世界,绿的海洋。蓬蓬勃勃、婀娜娴雅的荷花千姿百态,笑靥迎人,带给我一腔欣喜,给我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新欢愉。菡萏点缀于碧叶之中,互相烘托着,晕染着,微风一吹,似有万千少女身穿绿裙粉衣,同时舞动曼妙的身姿,形成一幅明丽迷人的画面。雨天的荷塘,更是一番灵秀。朦胧迷离里,在风雨中一起一伏的荷叶时而墨色,时而鱼白,宛若仙境幻化;一支支亭亭玉立的荷花则披上一层薄纱,婆娑起舞,“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紧一阵松一阵的雨点打在荷叶上,沙沙作响,悠然而近,音韵不绝,似一首隽永的童谣。

荷塘是我孩提时的乐园。我和村里一群纯真、无忧的小伙伴整天嬉戏在这片敛翠凝红的自由天地里,双手一摊,两脚一伸,怡然自得地躺在用荷叶铺地的荷塘边,天然的床铺舒适极了;饿了,摘一支莲蓬或挖一节脆嫩的莲藕,在清清的碧水中洗一下,甜滋滋地吃着。最有趣的还是那些女孩子,她们头上插着小荷花,一手拿着大荷花,另一手拿着小伞似的荷叶,不知疲倦地在荷塘边打闹着、嬉笑着,追逐着。微风过处,清脆的水声、柔润的荷叶飒飒声、少女们银铃般的笑声响成一片,久久地在荷塘上空缥缈,如余音绕梁……此时,那六月荷塘盛景到哪儿去了呢?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万物皆有盛衰,谁也逃避不过大自然的生长规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荷献出自己“莲蓬摘下留空柄”的莲子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藕。同时又在孕育着春天的翠绿,夏天的嫣红,还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就此来看,秋荷大概并不为自己的花落叶残而伤怀。

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晏殊在《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中写道:“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其实对于喜欢文字的我们来说,怀揣激情,写下自己每天铁马冰河的悲壮和豪迈;记下儿女成长的印记、亲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这岂不是和残荷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儿女身上都留着我们的影子,难道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这是生命的生生不息的呀!天人合一的生存之道不可抗拒,还有什么悲悯的?

“风折苍叶爽秋凉,雨褪红衣任淡妆。不愿鸟稀人迹少,寒塘月笼梦恬长。”随口吟诗一首,体会到残荷的豁达和恬然,使我眼中的凄凉情景淡化了,心情也随即就好了起来。

“叶残犹有擎珠梦,留得残荷听雨声。”荷叶失色,但曾经领略过的荷花润水愈娇艳,荷叶落雨滚珍珠的怡人画面,却永远留在心间。于是,我拿起相机,对着残荷连拍数张,留取美好的记忆。等雨大些时,我会再来看望残荷,听听雨打残荷的天籁之声,也许更是美妙的享受。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