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9月25日 星期
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黄金辉说——
训练虽苦 受阅光荣

黄金辉和他的荣誉证书、纪念章等。

□文/图 见习记者 党梦琦

“当时我在‘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第12排第18的位置。”9月19日,在市区人民东路,30岁的黄金辉拿着4年前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的照片,给记者讲了他的阅兵故事。“伴随着斗志昂扬的阅兵曲,我和方队的战友们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检阅台。”提起阅兵,他年轻的脸上满是自豪。

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

2007年夏天,通过高考,黄金辉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学校实行的是“4+1”学制,第5学年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学习。2012年毕业后,黄金辉到了河北保定,成了一名步兵。由于军事素质过硬,黄金辉被提升为副连长。

“阅兵人员的选拔是在2014年年底,要求涵盖身高、体型、五官、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前期在我们部队挑选了500多名官兵。”黄金辉说,2015年1月,方队进入训练状态。

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黄金辉和队友们除了吃饭和短暂的休息,都在刻苦训练。“天冷的时候,练一会儿身体就暖和了。夏天训练,衣服从早到晚就没干过,有的人还出现了中暑、晕倒的情况。”黄金辉说。

阅兵方队的训练主要是正步行进。“一步多少米、脚离地面多高,都有严格要求。你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拉线’是真实存在的。”黄金辉说,为使每个动作达到标准,需要调动身上的每一块肌肉。一天下来,浑身酸痛。脚上磨泡了,就自己拿针挑破,慢慢地磨成茧子也就不疼了。因为鞋底跟地面摩擦多,大半年的时间鞋子踢坏了三双。

训练期间,黄金辉印象深刻的不是训练的苦与累,而是优胜劣汰。初选出来的500多人,各方面素质都很好。为了优中选优,每个月都会进行考核。

为了争得最终进入方阵的名额,争取到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荣誉,大家都拼了。“每个人都怕被比下去,训练都特别积极。最后考核完,我们连队就我和另一名战友留了下来。”经过大半年的刻苦训练,黄金辉最终成了进京训练的352人中的一员。

训练后期,黄金辉跟随方队从保定到北京阅兵村进行最后的合练。“为了确保阅兵当天万无一失,参加阅兵的各个方队会在天安门前进行合练,时间一般是在凌晨。”黄金辉说。

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

2015年9月3日早上5点左右,黄金辉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方队队员们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在指定区域待命,进行阅兵前最后的准备工作。“尽管想过很多次,但现场给我的触动远比想象中更大,震撼人心。”黄金辉回忆说,现场聚集了数万名前来观看大阅兵的人,即将接受检阅的方队整齐、肃静。

“习近平总书记乘坐检阅车检阅方队时,离我所站的位置有一二十米远。当时,耳朵里不断回响着‘为人民服务’等口号,感觉大家都用尽全身力气喊出口号。能这么近距离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太荣幸了。”回忆当时的情景,黄金辉激动不已。

一声声震天的呐喊、一步步豪迈坚定的脚步……当黄金辉所在方队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城楼时,大家军姿挺拔、精神抖擞,整齐划一地一步一步朝前走。

“虽然当天我们很早就起来了,但真的感觉不到累,当时就想着要将中国军人的精气神展现出来。”说起当时的感受,黄金辉说,“能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心里激动又兴奋。这是无上的光荣,训练再苦再累也值了。”

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再次翻看阅兵训练时的照片,黄金辉满是感慨:“你看那时候我的脸多黑,阅兵结束把帽子摘掉后,脸两边帽带的地方留下了两道白印,和脸上其他部分形成了鲜明对比。”

训练中,因为表现出色和成绩优异,黄金辉受到两次嘉奖,还被所在方队评为“训练标兵”。这些荣誉证书、纪念徽章,黄金辉一直珍藏着。

“从军校到部队11年,这段阅兵经历是我觉得最光荣的,充实又难忘。”黄金辉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当时现场还有外国领导人、外军方阵,我们不仅向国人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风采,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2018年,黄金辉从部队转业到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他始终以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为荣,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平日里遇到难题时,他总是会想起当年阅兵训练的情景,激励自己迎难而上,妥善处理、解决问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要举行大阅兵。10月1日,我会守在电视机前看国庆大阅兵直播。”黄金辉笑着说。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