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25日 星期

王晓阳:出了国更爱国

王晓阳(中)与摩洛哥工人在一起。王晓阳提供

□本报记者 张新锐

王晓阳33岁,家住召陵区东郡华府小区。他是一名电气调试工程师,因援建已在非洲摩洛哥待了一年多。9月24日,记者通过微信等采访了他。

援建光热发电站

2018年9月,王晓阳受公司派遣到摩洛哥瓦尔扎扎特市援建光热发电站。瓦尔扎扎特市位于摩洛哥东南部,被称为“撒哈拉沙漠之门”,中午时地表温度高达75℃。丰富的光热资源是建设光热发电站的理想之地,但是,天气炎热干燥,经常发生龙卷风和沙尘暴,给王晓阳和同事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初到瓦尔扎扎特,王晓阳很不适应,中午常常有要被热得晕过去的感觉。

因为高强度紫外线的长时间照射,他的皮肤很快就变得又黑又粗糙。

“食物不好存储,经常吃馒头、面包。食堂一有青菜,都抢着吃。”王晓阳说。

“摩洛哥人善良淳朴,对援建人员很热情。适应天气后,生活、工作还是很开心的。”王晓阳说,他在援建光热发电站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摩洛哥工人。他与摩洛哥工人互相配合,慢慢成了朋友。

真切感到祖国好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在瓦尔扎扎特,王晓阳和同事们最喜欢听的歌就是这首《我的中国心》,每听一次就增添一分对祖国的想念之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各方面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当地人很羡慕中国人,也很喜欢中国人。每次听他们说起中国的伟大、富裕,作为中国人真的很骄傲。”王晓阳说。“有一次,我们几名援外人员在机场候机时遇到恐怖分子袭击机场。混乱中,中国援建工程师得到了机场安全保卫部门的重点保护,进行了紧急转移。”王晓阳激动地说,“祖国的繁荣富强,让身在国外的公民有了安全上的良好待遇,身为中国人真的很骄傲!怎能不爱自己的国家!”

“到了国外才知道中国的好,才知道中国人民最幸福。”王晓阳说,在哪儿也不如在中国生活安心。爱国就要拿出实际行动,要自觉为祖国争光。援建摩洛哥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一部分,他既是在帮助摩洛哥,也是在为祖国做贡献。

“没有国,哪有家!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王晓阳激动地说,“我爱你,中国!”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