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9月26日 星期
1984年,唐宗庆参加国庆35周年大阅兵
经历难忘 回味一生

唐宗庆翻看当年的阅兵纪念证书。

□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越来越近了,许多人期待着观看震撼人心的阅兵仪式。今年54岁的唐宗庆,在期待这一天来临的同时,还想起了他参加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时的情景。9月25日上午,记者采访了他。

表现优异 光荣入选

家住市区五一路的唐宗庆1982年参军,1986年转业。作为1984年国庆大阅兵徒步方阵中的一员,他说:“那段经历值得我一生回味。”

唐宗庆是土生土长的漯河人。1982年,刚满17岁的唐宗庆如愿入了伍。由于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很好,唐宗庆成了特务连的一员。1983年年底,部队接到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的任务。因为平时表现优异,唐宗庆光荣入选。“我们团一共抽了百十号人进行选拔。看身高、看军姿、看仪态,两个月的集训后,我们团选出两个人参加国庆阅兵。”唐宗庆说,从团里脱颖而出仅仅是第一步,后来还在师里进行了筛选集训。

直到1984年5月,唐宗庆才被选送到北京参加集训。这离参加国庆阅兵又近了一步。到达北京后,唐宗庆开始和战友们组成方队训练。训练中还进行筛选,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能否走过天安门广场。

唐宗庆告诉记者,从早晨醒来到晚上训练结束,一整天下来休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高强度的训练下来,大家吃饭都是狼吞虎咽。”唐宗庆说,那时方队里的战友没有打退堂鼓的,都是害怕自己选不上。

当时,他们住在帐篷里。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训练。夏天,衣服被汗水湿透。雨天,练到皮靴里灌满水。踢正步,经常踢得腿肿。军姿一站就是几个多小时。终于,通过一次次筛选,凭着优异的训练表现,唐宗庆入选了。

回想阅兵 既清晰又模糊

经过几个月的集训,在紧张和激动的心情中,唐宗庆盼来了阅兵日。回想35年前10月1日的场景,唐宗庆感觉既清晰又模糊。

“那天我们凌晨不到5点就起床了,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广场集合,每个人都精神头十足。”唐宗庆说,虽然他们之前在天安门广场模拟训练过,但都是在夜晚进行的,一大早看到天安门广场,心中不免还是有些紧张。

离阅兵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唐宗庆的心情越来越紧张。虽然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群众欢呼呐喊声铺天盖地,但他的脑海一片空白。“当时心里就想着一件事,就是把动作做好,一定不能出错。”唐宗庆说。

唐宗庆在徒步方阵中的第九个方队。队员们的劈枪动作,为整个方阵增彩很多。“阅兵中讲究齐步正步整体稳定,风格低调而坚实。劈枪动作是让一个本来很沉稳的方阵,瞬间爆发出一股无与伦比的激情。”唐宗庆说,伴随着劈枪口令的下达,伴随着啪啪的劈枪声,他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硬气。

最终,唐宗庆和战友们以精彩的表现完成了阅兵任务。回营途中,经过一个住宅小区,好多老百姓都打开窗户,冲着他们欢呼、竖大拇指。

期待看到徒步方阵的精彩表现

阅兵任务结束后,由于表现出色,唐宗庆荣立三等功。1986年,唐宗庆转业回到漯河,成了一名工人。虽然岗位平凡,但他保持着军人的干练作风。

唐宗庆的手机里,下载了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的视频。虽然换过多个手机,但这个视频,每次他都要保存下来,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感受当年大阅兵的豪迈。

因为这段特殊经历,唐宗庆对国庆节也有特殊的感情。只要有阅兵,唐宗庆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仿佛在参阅官兵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庆70周年大阅兵,唐宗庆充满了期待。“得知今年国庆节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作为一名老兵,我十分激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装备越来越先进,心中充满了自豪。”唐宗庆说,他个人最期待看到徒步方阵的精彩表现,“不仅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还能感受到参加阅兵的荣耀”。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