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就破10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不少都是依赖“手机群控”软件这样的灰色手段刷出来的。流量造假的背后是利益诱惑,且流量造假者造假成本低、受惩罚可能性小,所以难以有效遏制。(据《科技日报》)
对流量的“迷信”、巨大的利益驱动以及刷量黑色产业链的推波助澜等,都是流量造假的成因。所谓无利不起早,流量造假的背后是利益的诱惑,明星要面子和更多的关注,微信公众号要造势和更多的广告……与巨大的利益成鲜明对比的是,流量造假者造假成本低、受惩罚可能性小。所以,要根治这颗毒瘤,就要“打蛇七寸”。要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落实通信实名制,不断升级识别防控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倡导多方共治,从法律、法规、网络运营、公众等方面多管齐下,通过全空间、全平台、全产业链的综合治理,营造公平、公正、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