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公共场所配AED# 近日,北京市政协开展“改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监督性视察活动。当地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用3年时间在重点公共场所按照标准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点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共场所配AED,可令急救心脏病患者事半功倍,但急救终究离不开“人”这个决定因素。当地除了配置AED,还需想办法提高市民整体急救能力。
@中新网:#无人警务室# 为破解公安窗口服务“短板”,节约警力,缩短民众办事时间,甘肃省首个“无人警务室”近日在兰州上线运行。该项目于2019年年初启动,目前,主要由1台自助照相设备、3台业务自助办理机组成。
点评:“无人警务室” 破解了公安窗口服务“短板”,实现了业务申请从“窗口固定时间办”变为“群众随时自助办”,为群众办事开启了“加速度”,这种政务服务理念与模式值得点赞与借鉴。
@工人日报:#家政公司推出包工制# 近日,上海部分家政公司推出包工制,根据烧饭、手工洗衣、买菜、遛狗等分为9大类,按人数、次数或件数收费,而不再强调工作时间。这种介于“钟点工”与“计件制”之间的用工模式,市场反应热烈。
点评:上海家政行业推出的包工制是与时俱进,是落实国办“家政36条”的良性探索。期待上海家政包工热形成扩散效应,各地因地制宜,动脑子、想办法,推出更多新举措,逐步化解家政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