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新锐
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忆苦思甜,方知幸福来之不易。10月15日,记者采访了几位经历过吃不饱饭日子的市民,听听他们的故事和感受。
天天盼着喝碗稀饭
左武善出生于1950年,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北头左塆村人,如今是一名退休职工,生活在漯河。
左武善告诉记者,1959年,他上小学3年级时,每天在食堂里只能吃到谷糠和老萝卜叶子拼在一起的菜团子,多日不见米面,天天盼着哪天能喝上一碗稀饭。有时实在饿急了,就和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起拿烧锅用的稻草,再打下上面剩下的谷粒,用石臼捣碎后箩点细糠粉,用水和成糊糊就一起抢着吃。他还曾把人家扔掉的发霉了的红薯干捡起来,用水洗洗吃掉充饥。
“那种饥饿的感觉终生难忘。现今的日子不愁温饱了,但我也从不会浪费一粒粮食。平时吃饭时,桌子上落下一粒米我也会捡起来吃了。剩饭菜也很少倒掉,都留着等一下顿热热再吃。”左武善说,“到饭店里吃饭时,剩下的饭菜我都要打包带回,不怕别人笑话,因为爱惜粮食不丢脸。”
一天只吃一顿饭
李西英出生于1925年,安徽蒙城人,如今是我市一名退休教师。
李西英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从记事起她就没有吃上过一顿饱饭。
“那时候经常吃的东西是从水里捞出来的杂草,和麦秸一起剁碎,掺上一点儿杂粮面,团成窝头后蒸蒸吃,吃的时候还得小心地捧着,不捧着就散了。”李西英说,“我上学时从来不吃早饭,想吃也没得吃。一天只能吃上一顿中午饭,生活水平最好的时候是一块杂粮面饼子,就着煮红薯叶或者煮胡萝卜的水吃下,运气好的时候能捞几片红薯叶或者两块胡萝卜。有的同学见我饿得受不了,会省下自己的一个杂粮面馒头给我吃。”
李西英在忍饥挨饿中上完中专当了一名教师。“那时全国都缺粮食,有工作了也吃得不好,很多年都没有吃过饺子。有一次一个同事家里的饺子馅变味了要扔掉,我听说了去拿回来,掺上几个辣椒,借了一点好面(麦子面粉)包了一顿饺子,算是给自己解解馋。”
有了吃不饱饭的经历,李西英从来不挑食。她说,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她都吃。吃不完的饭菜也不会一下就全部倒掉,浪费一点儿她都会心疼。
吃红薯吃得倒胃口
阚松华出生于1965年,驻马店市西平县人,现在居住在开源森林公园附近一小区。
“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那时能够吃的东西也非常有限,只好吃野菜、杂粮、树叶等。”阚松华说,“吃得最多的食物是红薯,虽然吃的方法很多,但终究都是红薯,吃得让人倒胃口,但不吃红薯又没别的东西可吃。”
现在阚松华的日子说得上富裕,但因为挨过饿,他从来不敢浪费食物,请朋友在饭店里吃饭,总要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带回。
“吃不了就兜回去,这不是抠,是美德。”阚松华说,“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而浪费是可耻的,希望大家都要从我做起,爱惜每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