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看不懂的甲骨文里,记载了古人怎样的秘密?
《说文解字》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古人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创作出文字:
例如“太阳”是圆的,“月”是缺的,因为乐器磬是石头做的,所以“石头”就是一个磬的形状,又因为磬发出优美的声音,古人就在磬中间加了一个耳朵和一个口,成就了声音的“声”。
很多我们如今理解的汉字意义,在甲骨文的形状中便能体会一二。比如,“得”字像手持贝,表明古代的“贝”为宝物或用作货币;“獲”为手持一只鸟形,表示俘获的“获”;“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
从已识别的甲骨文文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记录了殷商时期祭祀祖先、农作物丰歉、天时气象变化、战争胜负,乃至生育、疾病等社会和生活内容。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