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儒
本周五立冬。立冬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吟咏这一节气,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诗篇。
古人的立冬诗,大多数是描绘时令景象与气候变化的。诗仙李白《立冬》诗曰:“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这是一首悠然轻松的闲适诗。“冻”“寒”二字非常具体、形象地点出了立冬时的节令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宋诗人仇远《立冬即事二首》:“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美好一绽香。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诗句明白如话,没有生涩词语,没有典故传说,却生动地描绘了立冬时梅花绽放、细雨霏霏的景象。最后两句则是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飞快流逝,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立冬,可自己的布衣还没有装进御寒的棉花呢!
除了描绘初冬的自然环境,也有诗人在诗里抒发心情,寄托自己的期盼和憧憬。诗圣杜甫《初冬》曰:“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初冬时,诗人在漂泊中身着窄短的战衣,遭受寒冷的侵袭,空想饮宴的陶醉,忧愁来临时,只能朗诵《梁甫吟》那样的葬歌。至今干戈未停,什么时候才能让人遂心如意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和大诗人白居易有深厚友谊的元稹在《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中写道:“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这是一首写给白居易的酬答诗。鸡鸣时分,诗人突然醒来,感到寒气袭人,两位友人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却仿佛都能看得见满目的秋景……文字清浅,双方的情谊溢满字里行间。
当然,在众多的立冬诗中,也有一些诗人表达了豁达、乐观、积极的心态
宋代诗人张无尽《立冬日》:“己亥残秋报立冬,新新旧旧迭相逢。定知天上漫漫雪,又下人间叠叠峰。无意自然成造化,有形争得出陶镕。夜来西北风声恶,拗折亭前一树松。”在诗人看来,立冬时尽管大雪弥漫、狂风折枝,但这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人是不能违抗的。表现了诗人面对让人蹙眉的凛冽环境,不惊不叹、不温不火、顺其自然的平静和淡然。
时至立冬,品读这些意味深长的诗篇,不仅能够欣赏深秋、初冬之交的别样风景,了解古人各种各样的情趣与心态,也能够让今人得到教育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