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明风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

暖心“的哥”耿希全

耿希全(左一)免费送儿童去医院治疗。

耿希全,男,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公共汽车公司驾驶员。2019年11月,耿希全入选“中国好人榜”。

耿希全是深圳一名普通的“的哥”。多年来,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他经常在公司统一的制服外还穿一件志愿者的红马甲。他说,如果有群众需要帮助,可以更快地找到他。

他的车也很特殊,车身上印有显眼的U站字样。它代表着这是一辆志愿服务移动U站,有紧急情况时,需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车里常备急救箱、雨伞、手机充电器、城市地图、矿泉水等物资,方便给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应急救助。他还有一项自己订下的规矩:“只要有老人坐我的车,我都会免费送他们。”

帮街头发病幼儿就医

2017年10月13日,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发文,号召全市出租车驾驶员向耿希全学习。这让原本默默无闻的耿希全一夜成名。同事们这才知道,面貌朴实的耿希全居然做了这么一件好事——

2017年9月29日上午,耿希全驾驶着他的电动出租车,经过深圳欢乐谷时,老远就看见路边有位老人抱着一个婴儿拼命地向过往车辆挥手。一踩刹车,耿希全立即询问。老人说自己的孙女突发疾病、不停地抽搐,他想送去医院,但根本打不到车。

看着陷入昏迷的婴儿,耿希全也急了。他让老人抱着孩子上车,一路疾驰,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医院,并帮助老人办理了相关医疗手续。因抢救及时,孩子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医生建议转院。于是,耿希全又开车带着老人和孩子赶赴第二家医院,并全程陪伴在这对爷孙身边。

直到傍晚6时,医生确定孩子的身体并无大碍。耿希全选择悄悄地离开,就连本应收取的车费也没有索要。

积极参加各类义工活动

耿希全说:“帮助别人后的那种快乐,只有你亲身体验过才会知道。”他不仅主动报名参加了公司组建志愿服务车队,还加入当地义工队,积极参加各类义工活动,服务时间累计超5000小时。

2016年,一位外国乘客在搭乘耿希全的出租车时向他抱怨,自己住的地方离单位太远,想要搬家,但找不到人帮忙。耿希全听后,立即帮助对方联系了搬家公司,并且带着老婆一同帮助对方收拾房间,让这位乘客在异国他乡也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这样助人为乐的故事还有不少。2018年高考期间,深圳下起了大暴雨。耿希全载着客人在路口等绿灯时,一位学生上前敲了敲他的车窗,带着哭腔说:“师傅,我考试快要迟到了,您能送送我吗?”耿希全立即和客人商量:“我先把这个孩子送去考场再送您,或者您现在再打一辆车,这70多元的车费我就给您免了。”客人选择再打一辆车。

耿希全载着这位学生,冒着大雨及时将孩子送到了考点,孩子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后跑进了考场。“虽然我少赚了几十元钱,但是我改变了这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耿希全提起这件事时满脸自豪。

平日里,遇上年迈、行动不便的老人招手拦车,耿希全都会免费将老人送回家。一个月里,他大约会免费搭载十多位老人。

热心资助贫困儿童

耿希全的家庭并不富裕,妻子在一家幼儿园当幼师。夫妻两人工作了10多年,才终于凑够首付在深圳安了家,房贷到现在还没有还清。

每天早上5点,耿希全就要起床出门开车,一直忙活到中午。下午,他要一直工作到6点,将车交给晚班司机,才算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虽然赚钱辛苦,但是资助贫困学子时,耿希全却非常大方。

2010年,一次回乡探亲的朋友聚会中,耿希全和朋友们分享了彼此助人为乐的故事,几人越聊越投机,当即决定一起成立爱心组织“共筑爱心协会”,专门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失学儿童。

9岁的男孩小鹏(化名)是耿希全资助的第一个学生。小鹏父亲病逝,母亲患有精神病,他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极度困难。耿希全决定帮助这个孩子继续学业,每月资助他600元。

目前,耿希全所在的爱心协会已经为11所学校提供长期的捐助服务。像小鹏一样的孩子,团队累计资助了300多人,耿希全个人捐助金额达4万余元。

妻子一开始不能理解耿希全这种行为,“咱们自己也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不富裕,你怎么还把钱拿出去送给别人?”但是时间久了,妻子也慢慢地转变态度,开始支持他的公益事业。

10岁的儿子则一直是耿希全最忠实的支持者。有一次,儿子在商场捡到一个金戒指,直接交给了商场工作人员。耿希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是你的儿子,我不能给你丢脸啊。”那一刻,耿希全觉得自己过往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据中国文明网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