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明风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

找回孩子丢失的阅读时光


□樊树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锋在近日举办的“破解之道:透视中小学读写教学的热点与难点”论坛上,发布了《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报告显示,近七成中小学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低于1个小时。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对于拔节生长期的中小学生而言,阅读更是他们精神输入的基本途径,阅读素养更是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值得欣喜的是,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几年来,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大大增多,选择性大大增强。然而,阅读条件的“好风景”,不能掩盖孩子们阅读时间的捉襟见肘。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时间支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终将消失,无论多丰富的读物也只能束之高阁。

那么,孩子们的阅读时间都去哪里了呢?在现实生活中,广大家长身上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升学焦虑。在这种功利性的短视思维裹挟下,家长们宁愿让孩子多报几个补习班,也不情愿让孩子坐在书桌前安静地多读一些书籍。

再者,多元化的学生成长评价机制尚未真正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在很多学校,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导向还有一定市场,而阅读属于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因此不少学校选择了挤占、压缩孩子们的阅读时间。

要想找回中小学生的阅读时光,一方面,需要国家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课程进行明确;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更要更新孩子的成长成材理念,不要眼睛只盯在分数上;第三,全社会要形成“人人参与阅读”的氛围,为孩子们的阅读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环境基础。

找回中小学生的阅读时光,让孩子们真正领略书本中的万千气象,继而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不仅是孩子之幸、家长之幸,还是社会之幸、民族之幸!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