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83岁的耄耋老人应当怎样生活?重庆老人杨旌宏给出的答案很另类——上大学!他从2016年年底“进入”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专业学习。杨旌宏说,读书上学、研究古汉语就是他的乐趣。有人会觉得他读大学已经太老,但他觉得,这有什么关系,如果读不懂,就多读两遍。
杨旌宏老人只是一个大学旁听生。但他如此与众不同,不仅是因为从年龄上讲,他可能是最老的旁听生,还因为从学习目的上讲,他可能重新注解了“学习兴趣”。在大多数人心里,兴趣是为学习服务的,而学习是为使用服务的。如果脱离开学习,兴趣也就失去了意义。在杨旌宏身上却看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兴趣,而不是兴趣为学习服务。
当然,年轻人身上担负着家庭和社会重任,大多数人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使用。但我们也应该理解和接受一种人,对他们来说,学习更多是一种习趣。就像杨旌宏老人一样,学习不是为了文凭,不是为了工作,甚至也不是为了得到认可,而只是兴趣所在。
关于养老,我们已经日益正视精神需求的存在,已经看到了“旅居养老”等新型养老。面对这位“老年旁听生”,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型养老”正在向我们走来,而这又对公共供给提出了要求。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