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明
吴南在我市一家单位工作,公务接待曾让他分身乏术。“‘八项规定’出台前,接待任务非常繁重,经常忙完接待到家都三更半夜了。”回想起七年前的工作状态,吴南感慨万千。“现在,没有了额外的应酬,饭局也少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家庭和谐了,工作起来动力自然十足。”吴南高兴地说。(详见本报12月13日01版《应酬明显减少 回家吃饭增多》)
“八项规定”出台前,对于吃喝应酬,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接待上级检查需要应酬,朋友之间联络感情需要应酬,求人办事需要应酬……面对各种各样的应酬,大家虽然很反感,但有时又无可奈何。
透过新闻报道我们看到,“八项规定”出台七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作风切实转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已成为干部新常态,广大市民对此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清正之风。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让作风更清朗。一方面,广大干部的应酬减少,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餐桌腐败,构筑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同事关系;另一方面,也让广大干部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研究工作。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让亲情更浓厚。亲情,需要沟通和陪伴,尤其是当前工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广大干部更应该多抽出时间陪陪家里人。干部应酬少了,回家吃饭的次数多了,和家人的交流就多了,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关系。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让身体更健康。觥筹交错、敬酒拼酒、不醉不归……党员干部酒桌上大吃大喝,与自己是尽兴了,但身体也会随着透支,看看现实中因吃喝造成身体患病的人不在少数。应酬减少,有助于干部回归生活常态,保持良好习惯,拥有健康身体。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广大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自觉从烦琐的应酬中解脱出来,多把时间用在研究工作、推动工作上,多把精力用在亲情陪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