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艺术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2月18日 星期

雍正到底改没改康熙遗诏?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档案珍品展》揭开历史真相
展出的明代“金书铁券”(复制品)。
展出的康熙皇帝传位遗诏(复制品)及“皇四子胤禛”字样。
清代大“金榜”(复制品)。
清代《婚姻办法》中的内容(复制品)。

一直以来,民间流传着一个疑问:清朝雍正皇帝是不是改了康熙的遗诏,才得以顺利登上皇位?前不久,随着《中国档案珍品展》在北京举行,这个悬案终于有了答案。

这场展览不仅展出了当年康熙皇帝的传位遗诏,还有明代“金书铁券”、清代金榜等。在这些珍贵档案的背后,也有一段又一段尘封的故事和历史。

1

压根没有 “传位于四子”的字眼

前几年,“四爷”雍正在古代皇帝里可谓相当“出圈”,几部热门影视剧里都有他的身影。不过,在雍正继位的问题上,民间和野史传闻很多。

有一个故事曾经非常流行,内容如下:雍正改了康熙遗诏,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才挤走了兄弟,成功当上了皇帝。

实际上,压根就没这回事。这次的珍品展上有一份珍贵的“康熙传位遗诏”,长1.55米,宽0.8米,为卷轴式,关于传位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这位“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诏书压根没有“传位十四子”或“传位于四子”这样的字眼。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处长王贞说,这份传位诏书由满文和汉文分别书写一遍,满文中“十”和“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的可能。

有趣的是,康熙皇帝在上述遗诏中,一边总结自己的一生,一边吐槽工作累:“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

所以,这份《康熙传位遗诏》证明,“雍正暗中加笔篡改康熙传位遗诏”就是个传闻罢了。

2

“金书铁券”未必免死 真用上一次俸禄就没了

金书铁券民间俗称“免死牌”,是皇帝颁赐给功臣的特制文件,受赐人及后代可以凭此赦减犯罪。这块金书铁券,是明英宗朱祁镇赐给右军都督府都督李文的。

这块“铁券”是生铁质地,半弧形,外观有点像瓦片。它重1300克,内容全部为古汉文,字体为颜体楷书,注明赐予李文“食禄一千石……免尔本身一次死”的特殊待遇。

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铁券”一般分为左右两半,左半部分赐给功臣良将,右半部留藏于皇宫内府,如果有什么异常,把两块“铁券”一对,便知真假。

不过,即便拿着“金书铁券”,也未必能免死。王贞说,这块“铁券”后面写得很明白,谋逆之罪不能赦免,依然要杀头。

王贞说,如果使用了“免死牌”,就不再给这人发工资,也就是停掉俸禄。

3

清代金榜分文武有大小 黄纸墨书满汉两种文字

封建社会,“金榜题名”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愿望。清代金榜是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标志性的档案文献,是清代科举考试最高级——殿试的成绩榜。

一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静静地待在展厅里。它长19.26米,高0.825米,采用黄纸墨书,满文、汉文两种文字,年、月、日及骑缝处押“皇帝之宝”印。

“这是慈禧太后60岁生日时,开了一场恩科,额外让天下读书人考一场。”王贞介绍,与大金榜对应的,还有小金榜。大金榜文榜张贴在东长安门,武榜张贴在西长安门,时间是三天。小金榜则做成册页式样,供皇帝御览,也不盖“皇帝之宝”印章。

4

清代彩礼怎么给?女方要太多不受保护

在古代,有这么一份政府公文,连适婚年龄和彩礼怎么给都规定好了。清朝末年,呼兰府管辖的区域内,常有人家为了彩礼等问题争吵。当时的官府干脆制定了一则《婚姻办法》。

其中一份档案记录了该办法草拟的四条章程,对聘嫁婚书、婚嫁年龄、彩礼数额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王贞介绍,比如要求结婚得到官府备案,否则不受保护;然后适婚年龄男18岁,女16岁;再有,女方要彩礼,一般折合白银十六两。

“如果彩礼女方要得过多则不受保护;男方特别穷,还可以少给;要是男方家境很好,自愿多给也可以。如果女方过分讨要彩礼,这种婚姻叫‘乖婚’,就是错误婚姻。”王贞说。

据中新网、《人民日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