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

预防“暖气病” 控温加湿是关键
室温保持在18℃至24℃最适宜,湿度50%至60%为宜

供暖后,室内干燥,会出现咽干、嗓子疼、皮肤干、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多是“暖气病”引起的。

冬季供暖,经常出现的口干、头晕、嗓子疼、咳嗽、烦躁、皮肤发紧等都属于“暖气病”的症状。室内空气干燥引起人体缺水,这是导致感冒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人体水分充盈时,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活跃,可以抵御病菌侵入人体,但在体内缺水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会变弱,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很容易感冒。感冒时伴随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再次造成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导致“暖气病”的发生。除了呼吸道症状外,暖气还可引起皮肤瘙痒、胃肠道溃疡、心脑血管疾病等。

如何预防暖气病?专家给出建议:

1.控制好室内温度、空气湿度最关键。一般情况下,室温保持在18℃至24℃最适宜,湿度50%至60%为宜。最好早晚各开一次窗,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除了使用加湿器或在床前摆一盆水来增加空气湿度外,在室内多养一些绿色植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最好选择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能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又有吸附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2.来一次大扫除。供暖后,随着室内温度上升,一些灰尘、细菌等容易随着温度的升高飘浮在空气中,引起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因此,一定要来一次家庭大扫除,尤其是一些卫生死角,更需要及时清理,不给病菌留下滋生繁殖的“温床”。

3.多饮温开水。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干燥给病毒制造机会。据《健康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