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岁的郭凤萍是南京市栖霞区的“明星调解员”。她退休23年,却每天奔忙在大街小巷,过着“朝六晚九”的日子。她就是这样一位“爱管闲事”的老奶奶,也是街坊邻居的“贴心人”,亦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19年1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23年调解矛盾纠纷13000起
早上不到6点起床,晚上常忙到9点多才回家。退休23年的郭凤萍,每天工作的发条都上得紧紧的,一般是“朝六晚九”,但晚上调解至深夜也时常发生,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退休生活。
离岗不离党,夕阳更生辉。郭凤萍从事过民政、司法相关工作,积累了许多调解经验。退休后,周围居民发生纠纷时,仍喜欢找她帮忙调解。她来者不拒:“我是共产党员,别人有困难找到我,我就不能坐视不管。”
郭凤萍天生一副热心肠,调解时尽心尽责,耐心又有亲和力,她调解的纠纷往往能得到圆满解决。久而久之,迈皋桥街道人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热心肠的“郭老太”,“有矛盾去找郭老太”也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而郭凤萍自己,也愈发热爱这份事业。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民工子女入学难题……哪儿有矛盾和困难,她就到哪里去。
2011年7月,栖霞区“夕阳红”人民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由郭凤萍担任主任。2017年7月,以她名字命名的“凤萍”法律公益服务社成立,郭凤萍更加放开手脚,全身心扑在了调解工作上。
从1997年退休至今,23 年的时间里,郭凤萍已成功调解近13000起纠纷。
帮2300多名困难孩子圆上学梦
在多年的调处工作中,郭凤萍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调处准则,“在化解矛盾的同时,也要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既要调民事,也要解民忧。”
有一天,李女士前来求助郭凤萍。她和丈夫是河北人,一起来南京做生意。他们的孩子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但老师说孩子年龄不符合,已经过了一年级的年龄。原来,李女士的公公在河北为孩子报户口时,由于一时疏忽,说错了出生年份,孩子户口本上的出生年份,比实际大了一年。
郭凤萍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就答应帮助他们。她先到学校跟校长商量,请求保留孩子的入学名额,随后陪李女士一起回河北老家,找到当地派出所,更正户口本上孩子的出生日期。通过近两个月时间的两地协调,孩子上学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郭凤萍所在街道的外来务工人员众多,时常有外来务工人员找上门,请她帮忙解决子女的上学问题。这些年,她几乎跑遍了南京市区的所有学校,已经协助2300多名本地、外地困难家庭的孩子圆了上学梦。有人说,郭凤萍帮助入学的孩子都可以组成一所学校了。郭凤萍总是眉欢眼笑地说:“能为孩子们找到可以念书的地方,我就非常开心。”
郭凤萍常说,要和时间赛跑,去做更多的事,去帮助更多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郭凤萍说,“我是一名老党员,化解纠纷,和谐一方土地,就是我的责任担当。”
据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