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偷偷回家时家人的反应# 近日,“偷偷回家时家人的反应”这一话题火了,不少网友被戳中泪点,并在频繁互动中将其顶上各大平台的头条。在网上热传的视频中,打开门的瞬间,家人踉踉跄跄张开怀抱直奔而来。
点评:“偷偷回家时家人的反应”视频走红的背后,是人们关于“怎样过好年”的真实诉求。人们希望有更长的假期陪伴家人,或有更优质的交通服务保障让回家路更顺心,或在不变味儿的年俗中寻回时间的记忆。那些想要模仿热门视频“不通知家人而搞突然惊喜”的人,与其刻意制造一年只见一次面的惊喜,不如常回家看看,与家人多几次团圆。
@中新网:#帮人引发旧伤# 近日,在由北京开往山西运城的一列车上,大学生小杨帮别人搬行李后引起旧伤复发,血流不止。车上3名学医大学生对他进行了紧急救助。目前小杨已被安排就医并返家。
点评:你帮人,他帮你,在这列火车上,我们看到的是守望相助,是暖暖的人间春意。少年强则国强,从这群充满仁爱之心的青年学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令人欣慰。
@新华网:#成绩单#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一些家长马上会收到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把583名学生的期末成绩单、《致家长的一封信》和部分学生的《学业预警通知书》塞到信封里,包邮到家。
点评:“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给大学生合理“增负”,确有必要;通过成绩单包邮让更多家长关注、关心子女学习生活,值得尝试。当然,大学生早已成年,提醒的方式有万千种,学习归根结底还得靠自己。只有不断自我施压,倍加珍惜时光,才能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