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场所 哪些是高危地带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较大,人员来往较频密的地方,都是高危地区。
按危险程度:
1.电梯间 2.饭堂餐厅 3.办公室
最高危 电梯间
电梯间是空气极其不流通的地方,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可以溶解冠状病毒外膜,然而酒精是极其容易挥发的,因此应安排专人对电梯间进行酒精消毒。
建议:
1.搭乘电梯一定要戴口罩。
2.有条件的单位一定要频繁为电梯间消毒,特别是按钮区。
次高危 饭堂餐厅
挤满人排队打饭或就餐的区域,是人流量最大,密度也最高的区域。
建议:
1.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
2.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
3.避免扎堆就餐。
高危三 办公室
人多的地方,传染的风险高。
建议:
1.佩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
2.随时保持良好通风,建议每天通风三次,每次20分钟至30分钟。
3.对门把手、键盘鼠标、文具、桌面进行必要酒精消毒。
到单位后做到勤洗手
另外,到单位后做到勤洗手。到单位,第一时间洗手;吃东西前,先洗手;到过电梯间、饭堂高危区的,回来洗手;外出回来,马上洗手;要接触自己面部,特别是鼻孔与眼睛前,先洗手。
到单位后还要对我们手部会接触到的部位与物件进行消毒。如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鼠标键盘、自行车把手、工作证、文具、椅子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甄别与重点消毒。酒精要喷洒覆盖物件,自然晾干即可,不用擦拭。
工作中如何自我防护
途中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入楼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参加会议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食堂进餐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
下班路上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公务采购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公共区域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公务出行
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
公务来访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
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传阅文件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