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习俗,二月二这天理发叫“剃龙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俗话云:“二月二龙抬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其实,以前没有“理发”一词。古人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故男女都留长发。到了汉代,才有了以理发为职业的人。南北朝时,南朝梁的贵族子弟崇尚削发剃面,出现了专职理发师。而“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时说明:“栉,理发器也。”宋朝,理发业已经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人们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元、明两朝,人们理发更为普遍。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强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人们只得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当时,到处可见挑着挑子沿街理发的人。
由于各朝代对头发清洁处理的方法不同,对理发也有不同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剪头”“推头”等。我国第一个理发店出现在清顺治、康熙年间,地点在奉天府。辛亥革命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这才开始使用新式工具为男子理发。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