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3月7日 星期

换位思考多体谅 邻里相处更和谐


□本报记者 潘丽亚 吴艳敏

疫情当前,虽然我市已经实现“双清零”,但是大家仍不能放松警惕,还要保持尽量少出门的生活状态。那么,长时间“宅”家生活需要注意什么,邻里如何相处?3月6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楼上能让小孩轻点吗?”“不好意思,我提醒孩子。”“楼上的,我家孩子正在上课,能不能让你家孩子安静一下。”“孩子不听话,正在教训。”……3月5日晚上9点半和6日上午9点,淞江路一小区的业主微信群里多次出现这样的对话。因为疫情的原因,这段时间,“宅”成为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孩子不开学,在家中闹出动静,引发邻居的不满,不少小区的业主群里常有类似的对话或投诉。

“这一个月来,业主群里提醒楼上邻居动静小点儿的信息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晚上9点以后,有的则相互沟通相互体谅,有的则因言语过激引发矛盾。”舟山路一小区物业公司的负责人杨女士对记者说,这个超长假期里,孩子不能外出,在家里难免会制造出各种动静,楼下提出抗议时,楼上的邻居诚恳地说一句“对不起”,并能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大部分业主都能相互理解。

“换位思考,多沟通,邻里矛盾便能轻松化解。”家住辽河路东段的李女士说,远亲不如近邻,特殊时期,邻里之间更需要多沟通、多理解、互帮互助。“疫情无情人有情,最近一段时间,小区业主群里热闹而温馨,大家一起团购蔬菜、水果,有的业主照顾孩子不方便下楼,邻居就会主动帮忙。事情虽小,但很温馨,让我觉得小区真正成了一个大家庭。”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