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时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3月7日 星期

毕业班学生如何迎接中高考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不能到校集中总复习,也不能接受老师的面对面辅导,只能居家自学,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们该如何迎接他们人生中的这次重要考试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1

学生怎样安排复习?把学习目标具体成作息时间表

居家学习期间,没有老师进行奖励、惩罚、激励、评价,学生们很容易用随意或者简单的方式来学习。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毕业班的学生需要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计划。计划可分为日计划和周计划。要把背记的时间、阅读的时间、做题的时间、总结评价的时间明确标注出来,当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要知道,建立适合自己能力的阶段性目标,有利于引导我们完成学习过程小结、学会自我评估,这样的方式也是很多“学霸”的经验之谈。

居家学习,还需要留有特定时段的自主学习,学生们需要留出空间用来阅读和思考。就拿高三学生来说,复习不能只是在题海中度过,因为高考试题中有许多重要的题目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经典读物、时事热点。特别提醒一句: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们读书时要做到阅读有痕,这个痕不是简单地画几条横线,而是要有摘抄、有记录、有体会小结。

毕业班学生也进入最后的冲刺复习中,这段时间里,学生们还要注意好好锻炼身体。目前,很多学校都给学生发了居家运动短视频,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之余,能换上运动鞋,跟随老师的步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2

家长能帮着干点什么?稳定心态科学“陪读”

首先,家长们要稳定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避免和孩子发生冲突。家长们不必过于紧张,只要协助学校督促孩子有规律地学习和生活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没有完全做到守时、自觉学习,家长们一方面可以提醒,另一方面也可以和老师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其次,建议家长适度参与学生的学习。对于考试的要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老师心里最清楚。家长要做的就是和学校一起,在老师无法与孩子见面的这个特殊时期,把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和孩子达成共识,检查和真实反馈孩子在家的学习状况。

第三,帮助孩子科学规划空余时间,劳逸结合,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习效果是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时间的长短并不总成正比。因此,家长帮助孩子规划好自己的空余时间非常重要,其中应该包含锻炼和适当形式的休闲,使孩子能通过这些活动迅速调节自己的状态,从而提高效率。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们要给孩子真正的示范和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也在一旁静静地看看书;每天和孩子看看新闻,了解时政消息;和孩子讨论一些他们关心的话题,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帮助孩子收集相关专业和大学的资料;每天给孩子准备好热乎乎的早餐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稳定情绪,端正学习动机。

总之,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希望家长们能够科学、理性地陪伴和督促孩子充分利用时间,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

焦虑情绪如何克服?正确看待考试保持平常心

不能到校上课,复习能到位吗?中高考能考好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初三、高三学生和家长的节奏,不少学生和家长产生了焦虑情绪。有的家长认为大量“刷题”可以解决复习中的不足,没想到孩子“刷题”时碰到难题又产生了挫败感,更加烦躁不安。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和家长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期待超过了能力,自己又不能用恰当的行动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身为毕业班的学生,首先要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实力,既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好高骛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眼高手低、只想不干。如果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焦虑,学生们可以用深呼吸、心理暗示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可以放些舒缓的音乐,音量低一些,有助于进入良好的状态。学习疲劳的时候,可以按揉穴位缓解压力,或是在室内活动一下,既锻炼了身体,又调整了学习状态。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和老师、同学沟通,主动交流也是舒缓情绪的好方法。

毕业年级的家长,做好以下几点尤其重要:第一,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烦躁和焦虑的心理。家长心态平和是构建良好学习氛围的保证,备考阶段要看到孩子的努力,赞美孩子的进步,这比苛求好成绩更重要。第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孩子出谋划策。不断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提高能力。第三,构建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学习共同体。与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保证孩子的学习步调与老师的复习要求、进度相一致。

4

坚持锻炼为体育测试做准备

1.练力量。发展上肢力量可以练俯卧撑。如果家里有小哑铃,可以做哑铃上举、扩胸等练习。发展腰腹和躯干力量,可以练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两头起等动作。发展下肢力量,可以做原地纵跳、提踵等练习。

2.练速度。原地高抬腿练习是提高速度素质的有效手段。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做双手扶墙或扶栏杆的高抬腿练习。

3.练柔韧。发展柔韧性的方法很多,如做广播操、各种压肩、坐在地上或垫子上的压腿练习等。也可以尝试和父母一起做一些有趣的双人操,如双人压肩、双人背肩等。

4.练耐力。坚持较长时间的身体活动可以发展耐力,如做长时间跳绳、高抬腿练习等。立卧撑是较常见的健身手段,长期练习可以有效发展耐力、提高上肢和腰腹力量。

健身活动要量力而行,每次练习时间不宜太长,30分钟左右即可。

5

科学调整饮食制定健康食谱

适当减少每日进食总量,避免体重快速增加。早餐必须吃,午餐和晚餐七八分饱,避免过饱后犯困。正餐之间可有水果、无糖酸奶等零食加餐。少吃甜食、甜饮料、油炸、膨化及色素香精等添加剂过多的加工食品。

主食应粗细搭配,粗杂粮、杂豆或薯类比例适当增加。糙米、全麦粉等全谷物含有的维生素B1,在脑细胞利用葡萄糖转化为能量时起重要作用,但在体内储备量很少,不足时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而白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会引起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带来饭后困倦。

蛋、奶、红肉、鱼、大豆等要均衡。鸡蛋和大豆中的磷脂,是与记忆有关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原料。红色瘦肉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能预防缺铁性贫血,确保大脑氧气的正常供给。奶类中含有的钙,能稳定紧张的备考情绪。蛋白质类食物能提供充足的必需氨基酸,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备考期间用眼量大,维生素A快速消耗,深绿色和橙色蔬菜能提供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根据需求转化成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觉功能。据《北京日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