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题解】
偷梁换柱:偷换房梁房柱。后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换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偷梁换柱”在军事中指在同盟军联合作战时,通过不断地改变其阵势来抽换其主力,在其无法自立之时,借机将其兼并以扩大我军的力量。此计在大多数情况下指暗中调换,冒名顶替,以达到蒙骗对方,从中渔利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调包计”。
【故事】
公元前257年,秦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因为魏国和赵国关系不错,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姐姐还是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所以魏王便派大将晋鄙统兵十万前去救援。可是很快魏王又受到了秦国的威吓,从而犹豫不决,派人叫晋鄙先驻兵邺下(今河北临漳西南),暂不进兵。赵国又派人催,让魏国尽快出兵,平原君还给信陵君写了一封信,说了赵国的危困。信陵君接信后,很着急,再三要求魏王进兵,可魏王就是不答应。
信陵君听从侯赢的建议,说服魏王最宠爱的如姬把虎符盗出。信陵君拿到虎符,又去和侯赢告别,侯赢说:“万一晋鄙验符后仍不交出兵权,公子怎么办?这样吧,我把我的朋友朱亥介绍给公子,朱亥是位盖世无双的勇士,万一晋鄙不答应,就让朱亥杀掉他!”当下找来了朱亥,朱亥满口答应,于是跟着信陵君,会同一千多门客来到邺下。晋鄙验过兵符,果然不肯交出兵权,朱亥用袖中藏着的一个大铁锤一下就砸死了晋鄙。这样信陵君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取得了兵权。他率领精兵,直取秦军。秦军措手不及,城中的平原君又从城中杀出,两军夹攻,终于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
观此典故,可视为“偷梁换柱”之计的成功运用:信陵君求魏王不成,便从其身边的人入手,说服如姬窃取虎符,可视为“偷梁”;继而除掉绊脚石晋鄙,即抽掉魏王的精锐部队,可视为“换柱”。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