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时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3月11日 星期

这几个霸气的成语都出自楚地

百步穿杨

人们常说,武汉人身上有一股子劲,是韧劲、闯劲、拼劲、干劲。事实上,有不少我们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正是出自这片土地。筚路蓝缕、一鸣惊人、百步穿杨……那些历史深处的人物个性和豪言壮语,穿越千年影响至今,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霸气的成语,和楚地有怎样的关系。

先说说这位“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他来自春秋时期的楚国。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他即位3年,外人却看不出他的想法。伍举给楚庄王出了个脑筋急转弯:有只鸟栖在高山上,三年不飞不叫,请问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答曰:三年不飞,一飞必定冲天;三年不叫,一叫必定惊人。

原来楚庄王正在摸底呢,而他决定出手的时候也是干脆爽烈——整顿吏治,任用良将,攻灭庸国。此后楚庄王治国威德并用,在洛阳问鼎时,听到王孙满说“在德不在鼎”后,便领兵回国继续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成就雄图霸业,用“一鸣惊人”来形容也不为过了。

而他能这么兢兢业业,也是由于楚国先人给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有一次,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到晋国求援,说楚人很骄傲,出兵就可把楚军打败。

但晋国有一位谋士却说,楚庄王自从灭了庸国后,时常告诫百姓,不要忘记楚国先君开创基业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生活,楚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样的国家哪里骄傲了。结果晋国不听,出兵,被楚军打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讲的正是楚国建国时的艰辛。周成王时,为赏赐开国功臣的后代而分封诸侯。当时分封的诸侯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号,祖先熊绎被封为第四等爵号,称为楚子,居住在荆山一带,环境很是艰苦。

熊绎号召乡亲“同心创业,奋发图强”,带领楚人驾柴车,穿破衣,在土壤贫瘠的荆山垦地。经一代代楚人苦心经营,楚国疆土不断扩大,财富日益增多,军事力量增强,终成江汉一带的霸主。

当然,楚人不仅胸中有乾坤,身上也有功夫。“百步穿杨”的记录,也是楚人贡献的。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战国时代,秦国名将白起打算率军攻打魏国,魏国谋士苏厉献策,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这样的武林高手尚有收住锋芒的时候,白起也就别那么好战了。

养由基正是楚国射箭高手,能在百步之外的杨柳树上,连续射中三片杨柳叶。而且他不仅艺高人胆大,还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身怀绝技却低调不膨胀。

春秋战国500年,人才辈出,能让史家左丘明、司马迁编写进历史,这是他们对古人的颂扬,也值得今人细心品读。

因为在2000年后的今天,当这片土地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的创伤,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却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坚韧顽强,续写着当年筚路蓝缕不畏艰辛的历史。据《光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