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时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4月1日 星期

陈望道吃墨汁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柴房及其蜡像。

20世纪20年代,陈望道受到戴季陶的邀请,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留日时看过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敬与信仰,他欣然应承。

陈望道勇担重任,并力求达到最好。为了达到精确翻译,他不仅参考了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还认真对照了英文版的。为了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陈望道回到浙江义乌县城西分水塘村老家,开始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南方山区的春天,夜里依然寒气袭人,加之坐的时间长了,手脚冰冷至发麻酸疼。

有一天,陈望道的母亲看到废寝忘食的儿子,送来粽子给他当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留沾粽子。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爱怜又带几分生气地问:“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说:“甜,真甜。”母亲无奈地笑笑说:“你自己看看,墨汁都被你蘸完了。”陈望道这才意识到自己蘸的不是红糖而是墨汁。

经历了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工作,到当年4月底,陈望道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5月,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稿带到上海,交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他们无不为此赞叹:短短的一个多月,陈望道竟完成得如此出色。几个月后,1000册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成为当时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陈望道后来成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他误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而他做学问专注、痴迷,一丝不苟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后人。晚综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