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爸妈老了,背变驼了,上楼变得气喘吁吁,手机上的字越调越大……其实爸妈的衰老并不是突然之间的,而是一个渐进过程。更需要警惕的是,生活中,一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细节变化也许和衰老相关,却也可能是老人健康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
看电视坐着就睡着了
有的子女发现,老人常常坐着看电视时就会睡着。其实,老人嗜睡并不是件好事,也不单单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还要提防是不是疾病原因造成的。如果老人白天总是昏昏欲睡,同时伴有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反应迟钝等症状,要高度怀疑是脑血管的问题,因为某些部位的脑卒中症状,主要就是嗜睡及反应迟钝。
另外,当中老年人患有心脏病时,心脏向外泵出的血液会减少,大脑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现象,也会引起精神不振、爱瞌睡等症状。
如果老人嗜睡的同时,还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老人白天总瞌睡还可能是血脂异常、甲减等慢性疾病的征兆。
说话爱打岔,答非所问
如果你发现父母最近经常答非所问,交流时爱打岔,打电话时总是抱怨对方声音不够大,那就一定要引起警惕,这可能是听力下降的早期信号。
专家介绍,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高达30%~60%。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原因,除了听觉系统的自然老化,还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耳蜗微动脉阻塞)、“三高”、吸烟、噪音以及耳毒性药物等有关。
长期听不清、听不见会让老年人缺乏交流,容易孤独自闭。同时,听力障碍降低了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和行动能力,加大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如果已经确诊得了老年性耳聋,就要积极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法,一般会用一些扩血管的药物和营养神经系统的药物。
对于中重度的老年性耳聋,与人交流已经有困难了,就需要佩戴助听器。
饭量明显变小了
人上了年纪,饭量会有所减少,但若老人明显饭量变小,可能是口腔和消化系统出了问题。
老人牙齿松动脱落,会降低咀嚼能力,影响食欲和进食,时间长了老人可能会营养不良。同时也会加快邻牙松动脱落,从而加快掉光速度。专家建议,要定期带老人去口腔科检查,在牙齿刚开始松动时及时治疗,出现牙齿缺失后及时修复。
如果是肠胃不好造成的不爱吃饭,应尽早调理治疗。老人饭量明显变小后,要注意营养摄入,必要时服用膳食补充剂。
走路开始迈小碎步
如果发现家中老人扣纽扣、穿袜子等动作明显变慢,或者最近总是小心翼翼地迈着慌张的小碎步前行,就要注意了,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小碎步。
帕金森病患者走路时起步困难,一旦起步,不容易停下,迈着小碎步越走越快,称为“慌张步态”。专家称,震颤、肌肉强直、动作迟缓和姿态异常是帕金森病常见的四大典型症状。
除了“慌张步态”,帕金森病患者初期常感到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并逐渐加重。解系鞋带、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不能顺利完成。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的主要症状之一,多在静止时、休息时明显,运动时减轻或消失。
同一件事问几遍
同一件事问几遍,买东西忘记找钱,炒菜放了几遍盐……这些场景常被儿女认为是人老了记忆力变差的自然现象,最后才意识到父母可能患了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早期的一个表现是记忆障碍,表现为丢三落四、总忘记刚发生的事,经常犯糊涂。当父母出现这些小状况,不能不当回事,应尽早带他们到医院诊断。
虽然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能够完全治愈,但是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发展。
老人平时可多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打太极拳,还可多读书看报,接受新的资讯,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对延缓脑退化也很有帮助。
老人突然消瘦
家中老人也没有刻意减重,但一两个月内明显感觉到衣服变得肥大,腰带松了,说明老人瘦得太快。突然消瘦,要提防是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
通常,如果不明原因变得消瘦,还伴有多尿、多饮、多食,可要当心了,或是糖尿病在作祟。如果老人食量没下降,但体重却一再减轻,同时伴有脖子粗大或出现心慌、失眠等,有可能患上了甲亢。通常,老年人患甲亢不如年轻人容易识别,约1/3的病人无甲状腺肿大,其主要表现就是越来越瘦。
健康的身体如果突然出现体重减轻、持续咳嗽或低热、吞咽困难、疲乏无力等不适,也可能是部分肿瘤的先兆。
据《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