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4月10日 星期

钱伟长:为国而学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16岁那年,父亲病逝,他随叔父在苏州读书。后来,叔父钱穆到北京大学与胡适同时担任中国通史的教授,成为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的母亲王秀珍和善而勤劳,除操持家务外,还养蚕、糊火柴盒贴补家用。清贫的幼年生活和母亲的贤良品德,帮助造就了他在曲折的一生中独立支持的精神力量。

小学时期,钱伟长主要学习国文和历史,15岁考取苏州中学读高中,学习到数理化和西洋史。苏州中学的数学老师严晓帆、西洋史老师杨人缏、中国史老师吕叔湘、地理老师陆侃舆,都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文学课则由他的叔父钱穆任教。他经常在严晓帆老师的宿舍里晚自修,在理科方面有了一些进步。步入青年时期的钱伟长文史成绩优异,但他为科学救国而弃文学理。19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和上海吴蕴初的清寒奖学金。来到清华大学后,即发生了“9·18”事变,出于忧国忧民之心,他要求读物理系,学习近代科学技术。物理系主任吴有训答应他试读一年。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从此,迈进了自然科学的大门。理学院院长叶企荪,以及赵忠尧、萨本栋教授也常给他们上课。起初,钱伟长像学古文一样,熟读强记物理学的典籍。而吴有训教给他,不要以为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正确的,都已经完善了,每读一本书都要看到没有完成的部分,发现一些新问题。钱伟长学到了这一点,并成为他一生治学的特点。据中国网络电视台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