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4月21日 星期

谁动了我的储值卡?


□本报记者 杨 旭

4月19日,记者接到市民王晓风的反映,他在市区汉江路一家擦鞋店办理储值卡后,仅消费了两次,卡中余额却莫名其妙地少了许多。记者随即到现场了解情况。

“去年11月份来这家店刷鞋,店主告诉我运动鞋清洗一次10元,如果办理储值卡的话每次只需8元,我考虑挺实惠,就充了200元。”王晓风告诉记者,店主收款后向他出具了一张纸质储值卡,卡上有手工登记的姓名、手机号和一个4位数卡号。店主同时在一个笔记本上登记了他的姓名、手机号、卡号和余额,并告知他下次来店报卡号即可消费。

办卡当天,王晓风消费了8元。不久后,他又送去3双运动鞋清洗,消费24元。没想到,当王晓风再来洗鞋时,被告知卡上余额仅剩56元。

王晓风认为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店主的过失:“储值卡是纸质的、没有密码,我第二次来的时候仅问了我的卡号就可以消费,店主没有认真核实,很容易被别人冒用。”因此,他要求店主承担损失。

对此,店主向记者出示了王晓风的“消费记录”。手工账簿显示,王晓风名下储值卡自去年11月份起有很多次消费,最近一次使用是在4月初。但是,该账簿仅记录了日期、消费金额和余额,并不能显示是谁在消费。店主称,办理储值卡是为了双方便利,但条件有限,没有配备电子管理系统,本以为金额较小不会带来纠纷,没想到出了这种事情。

在记者协调下,店主为王晓风重新充值了80元,并承诺会认真核实顾客的姓名、手机号等信息。

这起纠纷最终得以协商解决,但大到连锁超市,小到理发店、水果店都会为顾客办理储值卡,商家、消费者的权益如何保障?河南澜业律师事务所李凯律师说:“储值卡遭盗刷、丢失后难以补办等情况时有出现,消费者维权确有难度。因此,消费者办卡前应询问商家是否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商家有规范管理预付金的义务,不具备条件的商家不建议开展储值业务。”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