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5月6日 星期

“三长两短”的来历


生活中,人们常用“三长两短”指意外发生的祸事。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曰:“倘有三长两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

“三长两短”也特指人的死亡。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十六回曰:“将来我有个三长两短,侄少爷又是独子,不便出继,只好请侄少爷照应我的后事,兼祧过来。”张爱玲《琉璃瓦》:“爸爸!爸爸!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可怜你这苦命的女儿,叫她往哪儿去投奔?”

长、短本是形容物体长度的,为何会跟意外发生的祸事或人的死亡“挂上钩”呢?这或许与“三长两短”一词的来源有关——

一说与棺木有关。《礼记·檀弓上》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对此,唐代大学士孔颖达解释说:“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原来,古时棺木不用钉子,而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人只有死了,才能与“三长两短”的棺材联系在一块。所以,在形容人们意外发生不幸时,常用“三长两短”来暗指有性命之忧。衽,原本是指衣服的缝合处,这里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后来,人们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渐渐被淘汰了,而三长两短地捆棺材的皮条也随之消失。但是,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使用。

另一说与五把名剑有关。《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磐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其中胜邪和鱼肠乃短剑,另三把乃长剑。这三长两短五把剑每次出现,都搅动风云,许多人因为这五把名剑而命丧黄泉,遭受意外之祸。因此,后世将“三长两短”作为灾祸、意外死亡的代名词。

“三长两短”有时也被缩减为“长短”二字,但意思不变。《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个孩子要有个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据《西安晚报》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