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注释】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疑惑。“刚柔之际”语出《易经》,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题解】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