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埃拉贝民调公司5月6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5月11日临近之际,三分之二的法国人对“解封”感到担忧。这一数字比一周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
“我十分怀疑法国人能否切实遵守防止疫情扩散的规定。”生活在巴黎的律师安娜对法国《快报》周刊说,人们可能只记住“解封”,而忽略了“逐步”,疫情可能有反复。
“解封”风险
在韩国首尔,出人意料的疫情反复迫使政府5月9日重启封锁措施——关闭所有2000多家夜间娱乐场所,直到颁布新的指令。原因是一名曾光顾多家夜总会的青年男子上周三确诊感染,并连带出数十例感染病例,潜在密切接触者更是多达数千人。
法新社、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起群体性感染事件给韩国政府带来打击,可能会引发一些欧洲国家的思考。“政府重启经济太过仓促?我们本应采取更循序渐进的方法,避免开放高风险场所——酒吧和夜总会。”韩国高丽大学古罗医院传染病学教授金武久表示,“此轮感染可能是第二波疫情的开端,因为出于隐私考虑,光顾夜总会的人中约有三分之二联系不上。”
无独有偶,在德国缓步放松限制之际,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5月9日警告称,国内新冠病毒再生系数回升到1.1,平均每一名感染者会继续传染给1.1人。而5月8日的再生系数为0.83,5月6日只有0.65。德新社指出,上周德国三家屠宰场发生严重群聚感染事件。
“德国和韩国的新疫情凸显出当局在重启经济时面临的风险。”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称。
主要挑战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汤蓓认为,如何防止疫情反弹将是“解封”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英法等国肯定会长期维持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比如使用APP追踪密切接触者、提供充足的口罩供应等。但如果疫情快速反弹、关键职位的公众人物感染病毒、儿童因感染病毒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情况增加,势必会对公众情绪造成影响和冲击。另外,对疫情的担忧尚未完全消散,经济特别是消费领域想要恢复常态仍需一段时间。
5月11日,在韩国首尔,工作人员为一所高中的教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