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5月14日 星期

画家中的美食家


文人多爱美食,画家尤甚。

元代倪瓒是“元四家”之首,他曾撰写过一部饮食著作《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书中收录了大约五十种菜肴和面点的制作方法,其中最有名的一道佳肴叫烧鹅,做法独特,被称为“云林鹅”。

张大千堪称民国画坛第一美食家,他曾说“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他一生四海为家,不管到哪里,每天的餐桌上必须有一碗肉,而且每隔两天一定要吃点红烧肉、冰糖肘子、东坡肉之类的肥肉来解馋。在他亲自撰写的食谱《大千居士学府》中,记载了十几道他最爱吃的家常菜:粉蒸肉、红烧肉、水铺牛肉、回锅肉、绍兴鸡、四川狮子头、金钩白菜等。书中还包括他制作的一日三餐食谱和宴客记录,几乎可以媲美袁枚的《随园食单》。

刘海粟先生性情随意,从不忌口,也不挑食,除了蔬菜外,他对糟猪脚爪、走油蹄膀和茶叶蛋情有独钟。据说,1988年7月实现“十上黄山”的宏愿时,他每天总共要吃10只茶叶蛋!有人把刘海粟的“吃经”归纳为十六个字:宽宏达观,宠辱不惊;美食当前,照吃可也。

对待美食,黄永玉和刘海粟的态度一样旷达、随性。在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中,黄永玉多次描述了“吃”的魅力。比如,“这一边疏疏落落几间临河吊脚楼,门面上摆着三两张小饭桌,桌上筷子筒、盐辣罐和另一张庄重的桌子上陈列的辣子炒酸菜干、干辣子豆豉油烹小鱼干、辣子炒酸萝卜丝、青辣子炒牛肉丝、腌萝卜、腌辣子,这些大盘子盛着的东西都盖着纱布,跟两口青花瓷酒坛,路过的人都要瞥上两眼。”

吴昌硕也非常爱吃,晚年如果有人请吃酒席,他必到,到了必大吃,吃完回家一定胃痛。晚年号大聋的吴昌硕声称耳聋,来客说话,他一概不答言。但家人若低声说到缶翁贪吃,他必声辩不认多吃。

漫画家丁聪也是一位美食家。他最喜欢吃上海本帮家常菜,特别是红烧肉,当然还有大闸蟹。他晚年有句名言:“不能吃肉,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有一年,上海一名记者向那时已八十多岁的丁老讨教养生秘诀,丁老笑眯眯地答:“我讲了你们也不会登出来的。”记者立马表示一定会刊登。丁老说:“一是喜欢吃肉;二是要喝酒;三是不吃素菜和水果;四是不运动。”记者听罢眼睛瞪得圆圆的,一时无语应答。晚综

黄永玉作品《打牙祭》。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