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7月23日 星期

揭秘中国预警机“家族”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空中梯队有一类作战装备格外引人关注,不仅展示的型号全,综合性能也位居世界先进行列。这就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预警机。

预警机是研发综合难度极大的高精尖国防领域,能够独立设计研制和生产预警机的国家屈指可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预警机技术在实现零的突破之后突飞猛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先后列装多型先进预警机,充分展示我国在这个领域的整体实力。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领队机梯队。 据新华社(资料图片)

2

自主研制

1

指挥中枢

预警机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平时可在边界或公海上空巡逻,侦察敌方动态,防备突然袭击;战时可迅速到达战区,进行警戒和指挥引导任务。

中国空军一直希望拥有自己的预警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航空工业和电子信息工业相关部门曾经联合研制过第一种预警机空警-1,但由于当时的整体技术比较落后,这架实验平台最终未能列装服役,后来成了中国航空博物馆的展品。

空警-2000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款大型预警指挥机,2003年11月11日实现载机首飞。它是在引进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平台的基础上,在机身背部加装国产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在雷达工作制式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外多数预警机采用圆盘状机械扫描式天线和脉冲多普勒技术,在探测目标时需转动天线阵面,以进行360度空域扫描。而空警-2000的雷达天线采用先进的相控阵技术体制,三个固定不动的天线阵面各负责一定探测范围,合起来形成360度空域全覆盖。在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探测数量和指挥引导能力上,空警-2000与国外先进大型预警机基本相当。

预警机是现代空中作战的重要装备,最早问世于海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后期,垂死挣扎的日本海军航空兵组建“神风特攻队”,对美国海军舰艇发起自杀性攻击,一度让美军无力招架,多艘航母和军舰被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海军率先推出了预警机。它通常由大中型运输机改装而成,主要机载设备是雷达和电子侦察系统,分为舰载和陆基两种,对低空目标的探测性能良好。

据测算,一架预警机的对空探测能力相当于在高山顶上部署约20个地面雷达站,再加上预警机具有大范围、长航时、远距离、快机动等能力,对于完善国家防空预警探测体系必不可少,而预警机的指挥引导功能更是普通地面雷达站无法企及的。

预警机既可利用机载雷达等探测设备及早发现敌方空中或海上目标,又可指挥引导己方战斗机对敌方空中目标进行打击,是不可缺少的空中作战机动指挥所。因此,预警机是现代空中作战体系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是空中进攻作战的“侦察尖兵”和指挥中枢,是空中防御作战的“机动哨兵”和前进指挥所。可以说,预警机既是“锐利的眼睛”,更是“聪慧的大脑”。

3

世界一流

尽管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总体技术水平比较先进,但由于其载机平台受到限制,导致其改装数量不多。为打破这种局面,国防科技工业有关部门同步设计了利用国产运-8改进型运输机搭载平衡木天线的方案,这就是空警-200预警机。

空警-200机载预警雷达同样采用相控阵技术体制,但由于平衡木天线两个阵面只能覆盖机身两侧一定范围,在前后方各有一定角度的探测盲区,需要通过空中战术机动方式如“8字形”或“0形”飞行来提高全空域覆盖能力。

通过空警-2000预警指挥机和空警-200预警机的研制,还有出口型ZDK-003预警指挥机的研制实践,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在相控阵雷达技术升级换代的基础上,又研制了空警-500预警指挥机。

空警-500是国产第三款预警机,载机平台是在运-8基础上升级改装的运-9运输机,加装了大型圆盘状有源相控阵雷达。尽管其雷达天线直径较空警-2000有所减小,但由于采用新型全数字相控阵列雷达等新技术,空中探测距离却与空警-2000大型预警指挥机旗鼓相当,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小平台、大预警”。它也标志着我国预警机发展后来居上,快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今后,预警机的发展将取得新的技术突破,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发现跟踪超低空目标和小型目标如导弹以及隐形目标的能力;增强抗干扰能力和对付反辐射导弹等自卫能力;减小雷达天线的飞行阻力和机身对其遮挡;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重量,提高其可靠性,以促进预警机的小型化。我国还将利用运-20大型运输机平台改装新一代大型预警机,同时突破航母舰载预警机研制难关,为我军空中远程作战力量和海上机动作战力量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据《中国青年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