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7月31日 星期
“中国荧屏第一人”逝世
沈力 为您服务的一滴水
建立视像意识 “观众就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1

沈力,1933年生于江苏,1958年,沈力转业并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成为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在电视台初创的一年多时间里,沈力一个人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国内国际新闻、文体节目、专题节目的播音以及大型文艺晚会等的转播任务。

那时,沈力需要每天早上6点赶到单位,把需要播出的稿件一份一份背下来,再通过语音、语气、重音、断句进行传情达意。在沈力的记忆中,那段时光有点“狼狈”,“但是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简陋”。一间60平方米的办公室被一分为二,里面是导演间,监视器上播着新闻片,沈力站在外面,一边透过玻璃看新闻片,一边通过一个话筒播新闻。

但是,沈力逐渐发现自己的播音缺少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不断总结,我就提出来一个新说法——电视播音员要建立视像意识,播音时你要想象着观众就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正因为如此,沈力的播音被赋予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和亲切感。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白谦诚记得,沈力大姐给人一种温暖、亲和、平易近人的感觉,她给人们带来一种希望。

从第一次踏上播音岗位开始,十几年里沈力完成了几千期节目的直播任务,是中国电视史上当之无愧的播音第一人,而她在工作中的感受与经验也成为中国播音主持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宝贵资料。

沈力早年的工作照。

第一个专题栏目 强调为“您”服务

2

1982年的一天,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陈汉元找到了沈力,提出让她领导并主持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为您服务》,这是央视创办的第一个固定栏目名称、固定播出时间、固定主持人的专题栏目。

一次采访中,沈力透露,自己其实并不擅长琐碎的日常生活,也很少做饭,这样的经历让她感觉自己很难准确地把握观众的需求。“我就比较重视来信,因为这是了解观众的唯一渠道。”《为您服务》一个月大概接到3000多封观众来信,最高峰达到过5000多封,沈力每信必看。

1984年,一位学生观众来信向沈力反映,自己佩戴的眼镜一到室内就有哈气,怎么办?节目组为此走访了眼镜店、大学、科学院……等找到方法,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时隔一年,沈力终于在节目中给出了答复,“我希望他能看见这期节目,我们诚心为你寻找了一年的答案,你的事情我们没有忘记”。

在《为您服务》工作期间,沈力日复一日地修改了近千篇稿件和主持人串联词,她习惯把“大家”改成“您”,习惯在节目的最后跟朋友们道再见,习惯真诚地说“这是我们特意为您录制的节目”。央视《人物》曾制作过一期沈力的专题节目,节目中展示了一份主持人串联词,字数不足140字,沈力修改了11处,稿件的空白处,沈力还标注了自己修改的原因和感受。沈力靠着这种和蔼可亲、真诚朴实的风格,把中国电视节目的样态从“我播你看”变成了“你点我播”,《为您服务》的收视率一度仅次于《新闻联播》。

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

聚焦老年人 “夕阳红”是有信仰的一代

3

20世纪90年代初,老龄化成为一个全新的名词,央视顺应时代,开始着手打造一档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节目《夕阳红》,1993年沈力被返聘担任该栏目的主持人。此时,沈力已经60岁了,离开主持人岗位已经整整五年。90年代,《夕阳红》和名牌节目《东方时空》一起,是央视的王牌栏目。

沈力曾回忆,《夕阳红》对自己的帮助很大。“采访了那么多老年人之后,我真的觉得我们这一代老年人是有信仰的一代人,有坚定的生活步调,有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我采访他们,学到了他们身上的很多东西,我也以此指导自己的老年生活。”

1995年,沈力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的中国主持界最高奖——第二届金话筒特殊荣誉奖。2006年9月,沈力与赵忠祥、宋世雄共同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25年杰出贡献大奖。

据透露,五年前,沈力身患疾病,但她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与病魔做着顽强的斗争。对于沈力的离去,电视人和观众也遗憾万分,包括导演哈文、主持人张泽群、曹可凡等纷纷在社交网络表达哀思。

据《北京青年报》

2015年,沈力最后一次出现在《夕阳红》节目。

1993年,沈力被返聘担任《夕阳红》的主持人。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