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书变“盲盒”、专利技术助阵、种子礼物、时光转盘、风琴折页……每年暑假,各大高校总会开启一轮录取通知书的花式比拼。今年,高校在通知书设计上依然煞费苦心,准新生们也对这第一份“见面礼”充满期待。这里对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进行盘点,看看今年又有什么新花样?
通知书里有专利
即将走进浙江农林大学的大一新生们收到的将不仅是一份录取通知书,还是一份专利产品。
从2015年开始,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就以毛竹为原材料,同时运用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印刷而成。这一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先后获得8项国家专利。
和往年相比,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制作技术,经过师生们携手数次改进生产工艺,既保障了刨切微薄竹材质的手感,还在轻薄、生态、耐折、印刷等多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录取通知书总厚度由最初的0.76毫米降到了约0.33毫米,相当于3张普通A4纸的厚度,且材质更柔软、更坚韧,可任意对折、侧压,还能像纸张一样卷曲成轴且不断裂。
这份用毛竹做成的录取通知书整体颜色为竹子本色,充满着竹子的色泽纹理。此外,这份特殊的通知书采用环保水基墨,可以还原水墨印刷的清晰度和色泽。据媒体报道,目前,相关技术和工艺都已申请相关专利。
1
浙江农林大学录取通知书运用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专利技术制作。
展示“硬核”科技成果
今年正值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华诞,该校录取通知书蕴含着“开·启”的概念。满满的一个盒子,盒盖上横向纵向均可阅读的字体“1920-2020”,寓意“纵横百年”。打开盒子,除了录取通知书和校长寄语外,还有建校百年纪念印章、记录了建校一百年来高光时刻的透明简笔画,从载人航天、小卫星技术、空间机械手、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环月飞行的微卫星“龙江二号”、第一支登上春晚舞台的大学生机器人舞蹈队等硬核成果,到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以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在其中都能找到,就像开启了学校尘封百年的历史过往。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
两粒种子传承百年大学风骨
日前,拥有101年历史的南开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晒出2020年高考录取通知书设计,并对通知书的设计理念做出解读:“‘一元复始,万象新生’。“101”这一数字既有百年南开厚重的底蕴,更有在新百年新征程,奋力谱写新篇章的蓬勃生气。
随通知书一同寄出的还有一只荷包,里面装有两粒莲花种子。学校表示,希望新生将其中一颗种于故乡,不改初心;另一颗带来校园,见证成长。南开大学在官方微博上也表示,之所以要赠送南开青莲,是希望学子们在这里播种理想,收获成长。
南开大学的莲花驰名已久,学校每年的荷花节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前往欣赏,学校特色建筑也会在此期间向市民开放。
3
随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的荷包。
一纸涵盖校园风景
清华大学新版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整体设计理念源自清华校歌中“水木清华众秀钟”,意在向新录取的研究生们展现“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内页以清华校色紫色为主色调,运用装饰艺术的视觉表现风格,提取校河、荷塘、荷花等清华元素,与清华学堂、二校门、大礼堂、日晷、西体育馆等系列标志性建筑相融合。
同样把校园“装”进了录取通知书的,还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设计灵感来自于校园中西合璧、巍峨壮观的历史文化建筑,主色调选取了老建筑的立面颜色,古朴典雅、不失稳重,展现了武汉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4
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化身“带货员”
与其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相比,今年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则化身“带货员”,为美丽云南开启了“鲜花带货”,充满了满满的使命担当感。
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礼盒层层叠叠,共有4层,每层都与“助力脱贫攻坚、为云南带货”相关:第一层印有《送祝文安知楚雄府》一诗,诗中的楚雄,便是今天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双柏县,也是南京大学自2013年以来的定点挂钩帮扶对象;第二层印有《春风》一诗,寓意四季如春的云南,盛产甘蔗等经济作物;第三层印有陆游的《读书》一诗,还为学子准备了一场独特的互动仪式,拿起里面的“探照灯”,插入胶片画里,就能照亮双柏孩子们的梦想和笑脸;第四层印有《庄子·逍遥游》,展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崇高追求,寄托了南京大学对于学子成为伟大时代的参与者、缔造者、受益者的殷切希望。晚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