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8月11日 星期
植物蛋白肉、试管培育肉、3D打印肉
“未来肉类”悄然走向餐桌


如果面前的餐桌上放着一块3D打印而成的牛排,可以自行设计纹理,制成菲力、肉眼或是西冷,你是不是想DIY一下呢?

就在我们担心“不够吃”或纠结“吃什么”的时候,“未来肉类”正悄然走向餐桌,它们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种类呢?

3D打印肉与真肉类似

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称,俄罗斯一家名为“3D生物打印解决方案”的公司将推出世界上首块3D打印鸡柳。据这家公司市场营销经理鲁科维什尼科夫介绍,这种3D打印鸡柳是在细胞的基础上通过3D生物打印机打印而成,排除了传统畜牧业所允许的往肉里添加各种添加剂的可能性,更健康也更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3D打印肉并非素食人造肉,所用材料来源均来自动物细胞,因此也更像真正的肉类。

据报道,俄罗斯的这项3D打印肉技术已趋成熟,早在去年已经和一家名为“阿列夫农场”的以色列食品科技初创公司合作,在太空中成功培植出肉品。这种“太空培植肉”的生产方法模仿了牛体内自然的肌肉组织,先在地球上采集牛的细胞,然后在太空中生长,在微重力条件下组成小型肌肉组织。

从“阿列夫农场”公司公布的一张模拟打印图可以看出,3D打印机上有3个喷嘴,分别是“脂肪”“血液”和“肌肉”,可以根据不同的肉块类型,自行组织打印。这种打印方法有点类似于蛋糕制作的过程,人们可以自行设计图案和纹理,最终的成品和真肉十分类似。

据称,3D打印肉将在3~10年内推向市场。

A

B

疫情给了素肉“第二次生命”

目前人造肉有两种类型:一种利用动物细胞进行试管培育,也称为“清洁肉”或“净肉”,3D打印肉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种已经投入生产的是植物蛋白肉,也被称为“素肉”,是利用植物蛋白原料,添加由酵母合成的植物性血红蛋白制作而成。

2019年,人造素肉汉堡被评定为“2019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而在资本市场上,去年更是一度掀起“人造肉概念”的狂欢。

2019年5月2日,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的“超越肉类”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即大涨163%,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股最大首日上涨幅度。自此,人造肉概念成为国际投资界“新风口”,有人将其形容为一场产业革命。

资本的狂欢最终还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沉淀。2019年7月26日开始,“超越肉类”的股价一路震荡下行。

不过,新冠疫情给了人造肉第二次生命。今年4月,由于大量工人感染病毒,美国肉联厂纷纷关厂停工,肉类食品供应链几近断裂,这给了人造肉新的发展机遇。从3月20日到6月22日的短短3个月时间里,“超越肉类”公司的股价重新站上每股159.6美元的高点。

近日,“超越肉类”更是联手肯德基和星巴克,在中国的几家门店推出人造肉餐品,包括“植培鸡块”、别样经典千层面、别样牛肉青酱意面等,重新登上“完美风口”。据《文汇报》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