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8月13日 星期

杜风玲:当好居民的“娘家人”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它为个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业奉献,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敬业乐业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缺乏敬业精神的社会,难免被人诟病和轻蔑。

当好居民的“娘家人”的社区工作人员杜风玲就是我市众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杜风玲是一名网格长,是源汇区老街街道受降路社区600多户居民的大家长。小到清洁卫生,大到小区改造,她事事关心,亲力亲为,用实际行动为居民服务。8月12日,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杜风玲今年48岁,已经在社区工作20多年,目前是受降路社区03网格网格长。记者见到杜风玲时,她正在辖区走访群众。近段时间,一些居民反映家中有漏雨的情况,杜风玲得知后,每天都要抽空走访几户,根据实际情况帮他们找解决办法。上个月的一天,天降大雨,三角巷一户居民的自建房漏雨严重,家中两个人一个是残疾人,一个刚做完手术。无奈之下,他们向杜风玲发出求助信息。了解情况后,杜风玲冒着大雨,亲自到这户居民家的屋顶查看,并与维修人员联系,请他们在屋顶做了应急防水措施,并在雨停后对屋顶进行了整修,以防再次漏雨。

杜风玲负责的03网格内住着不少老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难处时,常常不知道该找谁帮忙。为此,杜风玲将自己和同网格的其他三位同事的电话号码写在宣传页上,复印了几百份分发给辖区的居民们,尤其是老年人。

这个方法很奏效——公安街76号楼一位80多岁独居老人家里的卫生间漏水,通过宣传页上的电话号码与杜风玲取得联系,在杜风玲的帮助下,解决了卫生间漏水的问题。临走时,杜风玲还交代老人的邻居们平日多关心老人。

生活环境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杜风玲和她的同事也时刻关心着这件事。她们每天都会到辖区巡逻查看,访小区进楼道,只要发现卫生死角,就立刻动手清理。有次在医药公司家属院里,杜风玲和另外一位女同事发现了一大块弃置在楼道内的预制板。寻访主人无果后,两人决定亲自将这块预制板抬下楼。女同事在抬的过程中不小心摔跤,预制板压到了她的手指,撞到了杜风玲的腰,两人都受了伤。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很多,每天需要协调的事情也很多,最多时,杜风玲一天接打了200多个电话,但她从无怨言,一贯尽心尽责。“咱们做的是社区工作,就是要替群众解决难题,贴心服务。”杜风玲说,“社区就是居民的娘家,居民有问题不找社区找哪里。只要我在岗位上一天,我就要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杜风玲(右)在辖区走访群众。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