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8月19日 星期
我国首个卫生列车军专站启用
如何打造战时“生命通道”


电子伤票、信息化平台

保障精准救治

卫生列车医疗队队长齐德广表示,卫生列车转运的伤病员,主要是在前方野战医疗场所经过初步救治、病情相对稳定、需要转运到后方医院做进一步治疗的人员。

在演练中,伤病员经过检伤分类,戴上分类乘车标识,被迅速转送到相应铺位。

绿色的电子腕带就是伤员的电子伤票,录有基本信息,比如来自哪个部队、伤情和伤病分类等。到了列车上,电子伤票是后续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电子伤票是卫生列车信息系统平台的一个终端设备。通过这个信息系统平台,医生和护士可以对伤病员的救治流程,进行全过程管理。信息平台将前方传送来的伤员信息预分类后,进入伤员管理界面。绿色代表伤情较轻,褐色代表伤情较重。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这个界面,对病人进行医嘱、手术、会诊申请,以及病历、生命体征和护理记录的录入。

手术车厢设备齐全

特殊设计确保稳定操作

被送上卫生列车的伤病员,如果在后送途中出现伤情变化,需要手术,就会被医疗队员用专用推车送到手术车厢。

手术车厢内配置两张手术台,并且安装了空气净化过滤装置和空气消毒机,可满足胸外科、耳鼻咽喉科等战创伤手术需要。为避免列车在运行途中产生的震动影响手术,这里还有液压支架对施行手术的军医和护士进行固定。

列车设有医技保障组,可快速完成以生化、免疫、临检、血液、体液为主的5个大项、68个小项的基础检验任务。而列车的重症监护车厢,可供伤病员手术后的复苏与监护。

卫生列车医疗队

50%以上是博士硕士

这趟卫生列车,相当于一个流动的“二级医院”。自2010年正式下线、投入使用,列车多次参与大型医疗服务行动,已运行3.5万公里。

据卫生列车医疗队教导员徐国斌介绍,基于卫生列车的任务要求,医疗队成员主要由骨科、麻醉、普外、呼吸、重症等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他们大多数为现役军人和文职人员,博硕士率达50%以上,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救治的中坚力量。据央视

1

日前,我国首个卫生列车军专站启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卫生列车这一全军首列也是唯一一列卫生列车,也引发不少人好奇:医护人员怎样在途中救治伤员?要挂号、有病历吗?火车上做手术怎么稳定操作?今天,带你直击卫生列车医疗队实车演练,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卫生列车,由医疗护理车、手术急救车、重症监护车等车厢组成。在战时,列车可承担批量伤病员后送途中的继承性治疗和紧急救治;在和平时期,可承担抢险救灾等伤病员的铁路后送。

这次演练的预设背景,就是卫生列车在车站接收批量伤病员,送至指定的后方医院,边后送边治疗。

重症监护车厢。

2

3

绿色的电子腕带。

全国首列卫生列车接入全国铁路网。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